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
香水时代评分
8.11963 人评分
4星
3星
2星
1星
留香时间 (876 票) -
最明显的气味
{{get_votes(x.uoodor)}}()
+气味投票香水简介
视频与香水细节图查看全部
上传照片与它味道相似的香水
我要提问
最常问最新提问- 暂时还没有人提问…
一句话香评
推荐最有用最新说一句香水评论
推荐 最有用 最新 写香评- {{mydiscuss.content}}
- 先声明我是事先知道这支没多少桂花主要是桃子的,仍然买了小样,所以不会从这点去扣它分,但是我也没想到真的是几乎一点桂花都没有,而桃子却非常写实,绿叶加桃子的组合就像是那种还没成熟的,皮非常难剥的,非常硬的脆桃,没有多少甜度但是能感受到果肉的酸爽,对喜欢果香但是被大部分作品甜到掉牙的集美们肯定是难得的福音,我也完全能想象冲桂花下手的小伙伴们该会有多失望
再说一下这个很有噱头的名字,评论里居然有人质问在闻之前有多少人去过南丹路17号赏桂花?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回答你,还真不是这个味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闻香水的门槛变得这么高了?还是南丹路17号是有什么魔法结界可以让桂花闻起来像桃子?一支好的香水不是应该让去过的人引起强烈的共鸣,也让没去过的人能身临其境吗?作为上海人尚且知道南丹路17号是光启公园,若是不知情的人闻了这支香水,还以为是南汇水蜜桃种植基地呢
最后,这是一支售价近千的沙龙香,然而扩散留香完全不能打,测试下来竟然比不过一两百来块的4711,大概卖的就是个情怀吧
PS:阿拉上海人最主要赏桂花的地方其实是桂林路128号桂林公园,并不是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记得小时候每年9月都会在那里举办桂花节,虽然现在不办了,但是桂花树依然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在桂花盛放的时节来上海玩~
- 超高甜度的蜜桃桂花酿扑面而来,但却没有脂粉气,我是比较不太喜欢花香和果香调的,但惊奇的是这个前调一点也不令我讨厌,透明清澈,空气感十足,不馥郁不腻人,三分钟后甜味散尽,变成了小时候用过的海飞丝青苹果洗发水的味道,还有干净的青草气息,像雨后空旷的草坪,虽然还是有洗发水的嫌疑,但这个味道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段温馨快乐的回忆。
小时候的我非常惧怕洗头,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恐水症,妈妈会把洗发水在她的手心里先搓出泡沫,再直接在我稀少的头发上揉搓充分,然
后我把头埋在水盆里,她迅速的把我的头发清干净用干的毛巾一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微风吹过,头发清爽的味道隐约飘散,就是南丹路17号的中调,简直不能再像了。
这就是香水的美妙,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能瞬间从你的脑海深处调出好久没回忆过的回忆,像在翻旧照片,那时候的一枝一叶都呈现在脑海里,具象,生动,想到这么多年漂泊在外,家里人一年老一年,不由得触动了心里最柔软的思念,鼻头发酸。
- 这是我在个人【花喵小姐】上发过的香评
2019年第三炉香——南丹路17号
南丹路17号是今年的第三炉香,在知乎饲主的团购的。这只香水是著名香评人颂元和Ulrich Lang合作的沙龙香,描述的是他们在上海光启公园的一个秋日午后,主题是上海。不少人误会它是一支桂花主题的香。
以往盲撸香水是要经历一番挣扎的,长则半年,短则半月。这次从种草到拆快递差不多是半个月,一则因为饲主,二是对桂花和上海的期待。我关于桂花的记忆,是2107年秋末的傍晚,步行下班经过那段没有路灯的天桥下时,孤单又自由的独立女性的错觉。我去上海是清明雨后,整座城市的资本主义气息让我好奇它与秋天的桂花会碰撞出多么腐朽而好闻的气味。
出来的第一个气味,是掐不出水的水蜜桃。我给了它粉色的分装瓶。颂元自己的解释道,这是桂花原精的头香自带的“杏桃感”。我倒觉得这像柠檬的香气,像喜茶的满杯香水柠,轻甜不腻。它的香甜带有氤氲的朦胧美,也许是作者煞费苦心用一点绿意给“水蜜桃”穿上的浴衣吧。它像浴室的水汽,像女孩们喝的蜜桃酒,迷惑却醉不了人。从开场已经能看到,作者想描述的确是“哑光面的上海”,不是那个身着天鹅绒和华贵绸缎、夜夜笙歌的大上海。
南丹路17号的中调来得很快,五六分钟后就能察觉到一缕缥缈的桂花香。不是载种满街的桂花,也不是站在树下不容置喙的霸道花香,更不是捧了一把花瓣在手心深嗅,它更像下午茶时间和同事闲聊,聊窗外飘来的是何种花香。它像茶花女玛格丽特匆匆走过,留下草蛇灰线的脂粉香,你总能知道它的主人是美丽而颓废的。这很上海。上海是有氛围的。
飘渺的中调,是一种大城市的疏离感。人们总是匆忙路过,只在孤独拖着身躯努力放空时,才察觉路过无数次的街道原来栽满桂花树,惊喜之余也骤然意识到自己与这座城市原来从未熟络,但已经足够美好了。这是我2017年秋末的记忆。
有时候忙得顾不上细嗅自己,直接就遇上了后调的雪松和麝香。木质香和绒面革贯彻落实了作者想要描绘的“哑光面”。前调清甜,中调疏离而美好,后调是中规中矩的木质香,是我熟悉的颗粒质感。很难理解的话,不妨想象一下muji的风格,小资、极简、精致。
它不是我期待的腐朽而好闻,不是浓墨重彩的巴洛克式资本主义,是轻飘飘的,是透光的绿叶和融化在余晖里的细碎花瓣,是精致穷的生活。东方思维创作的沙龙香,的确是淡淡的,含蓄、典雅、内敛。
如果想要桂花香,其实有许多选择,芦丹氏八月夜桂花、爱马仕云南丹桂,都不容易踩雷。“哑光面的上海”,应该仅此一只。值得收藏,若穿着通勤,需要随身携带小样。
- 看名字乱买的系列,结果意外觉得买对。买之前完全没有关注过南丹路17号在哪里,调香师是谁…
结果意外发现,南丹路17号在上海,合作的调香师也是中国人颂元女士。看到有说她特地写了个文章解释这款香水的,就特地去看了一下!
说说自己使用下来的感受吧。
1.非常喜欢这个味道,我是男生👨,也喜欢春天用这款,可能四季都会用这个!
2.原谅我,真的没有闻出任何桂花香😰,按照颂元女士的解释,大概5-10分钟左右,就会有桂花感…可我全程闻到的都是杏桃味,没有闻出规划的感觉…
3.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的味道,没有水蜜桃的那种浓郁与高糖高甜度,我个人竟觉得有脆桃的清新、恰到好处的桃香,这是我理解的peachy吗?
4.文艺的男男女女尽管用吧……
- 镐来的试香羊毛,非常感谢U3老师的大方赠香。
桂花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香花植物,南丹路这支香水精准的击中了国人“想将生活中的美好穿在身上”这个痛点。因为国内香评人颂元参与了本作的概念阶段(以及宣传),因此客观的说,其知名度与销量其实是超出了原本的品质与品牌位置的。
前调别出心裁地加入了绿叶调的元素,也是在Apsu里用到的汤底了,类似黄瓜或者常春藤的味道。同时香柠檬的果香、甜味甚于酸味,因此在绿叶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有的人可能误以为是青苹果的味道。
中调开始出现杏子的甜味,这也是桂花香气的特质之一。本作应该还是用到了一定的桂花原精,并以中调的杏子味、白花,以及后调的皮革予以强化其各个面向的饱满度。中调的白花剂量值得夸奖,不多不少刚好增添花香感,又不至于转向白花主题。但这一段的甜味我个人是不满意的,糖精感十足。
后调开始转向皮革,可能是加入了开米斯木的缘故,具有麂皮那种丝绒感。桂花和皮革的搭配并不少见,比如娇兰的极致皮革。这一部分味道加上中调并未散去的杏子果味,巧合一般组合成了桃子的味道:带有花香、果糖甜和毛绒绒质感的味道。
关于本作是否是剑指桂花,我认为毋庸置疑的,包装盒子上印的明明白白。至于为何颂元女士后来强调,本作意在还原当时与调香师走过光启公园的那段道路的完整意向,我想理由可能是在公众媒体前,不方便向民众科普(或者说实话):1、还原某一种鲜花的味道,在调香师看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艺术上会被同行轻视,实践上则难上又难;2、天然桂花提取的原精、香精,依然会损失掉新鲜桂花的一部分特质,包括汁液的味道以及周边环境的味道;3、即便做到了还原某种鲜花味道,香水也很难在整段表现中维持这种香味的整体意向,因为不同的原料挥发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对香水的理解与评判,需要基于该载体的能力范围。
最后,我对于本作表示理解与惋惜,也希望大家更理智的探索自己喜欢的味道。如果人类的技术实现模拟了环境中的真实味道,那我们似乎就已迈进赛博朋克世界——一切皆可模拟与数字化。而正是这些技术上的不足与不能够,才凸显出我们这个真实世界,及其一草一木的珍贵与不可替代。
综上,本作是一个及格的桂花主题的沙龙香作品。最大的缺点就是留香与扩散,使得这近乎一千的售价显得如同智商税。如果本作在留香扩散上做的更好,并解决上文中提到的细节缺憾,我很乐意给出更高的评分。
正品购买途径
APP购买喜欢它的人也喜欢
-
包含它的香单
-
{{nose.cname}}
收藏{{nose.favcnt}}
-
相关文章
-
二手市场
举报信息 ×举报用户:{{showobj.uname}}举报内容:{{showtext}}举报理由:请输入举报理由!{{tip}}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乌尔里郎 南丹路17号 Ulrich Lang 17 Nandan Road,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