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 分
(2019 人评分)
留香时间 (363 票) -
最明显的气味:
()
+气味投票 香水简介:
调香师以记忆中的中国花园为灵感,创作出了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奇妙香味。沉浸在其迷人的柑橘和茉莉花香中,有如在花园中一边漫步一边冥想,不经意间,每一缕思绪都被释放了出来,与自然融为一体。视频与香水细节图: 查看全部
上传照片与它味道相似的香水:
我要提问
最常问最新提问- >查看全部 3 条问题
一句话香评
最有用最新说一句- >查看全部 838 条短评1有用后调是一直说不出的很熟悉味道,直到后来,终于想起来了,雪花膏!小时候闻的涂脸的雪花膏味。
香水评论
最有用最新写香评- 刚从北方回到故乡上海的,突然无法适应上海的刺骨寒冷,窝在家里整整三天,看视频,不洗头,做宅女。
今天花了两个小时吃了一顿漫长的午饭,饭都凉了,还没吃完,吃罢,好撑。今天发型没有乱,好的很,洗个脸,出门走走吧。好想喝甜的。听说上海昨天下雪了?我都没拉开窗帘看。出门前透过窗子,似乎没有下雨。走到楼下才发现,淅淅沥沥小雨从来没停过。伞没带,也好,好久好久,都没这么走走了。
手里提着三瓶饮料,特地饶了一大圈。其实每次上海下雨我都很欣喜,即使以前上学,很不方便,而且校服会潮一天,我还是最喜欢上海的雨天。我都忘了,原来,一月的上海,是这样的。脚踩在水塘里,皮肤和思想都久违的湿润。橙黄嘴巴的八哥低空略过,我闻到雨天特有的湿润雾气,绿色的芬芳。最近在看《香水》,我突然觉得主角是那么幸福。
经过一大棵开着黄色花朵的树旁边,传来阵阵幽香,我走过去,摸了摸滴着雨水的花,花瓣硬硬的,却鲜嫩异常。我想到这只香。
当时浑身上下方便闻到的皮都有料了,我把李先生抹在了左膝盖上。清新无特色,over。小清新的香味那么多,它随随便便就能被取代。但是现在突然觉得,这个调香师真是个天才。
南方,微雨的天气,或春或秋吧,最美的天气里,你现在橘子树边,闻到橘子清新的味道,看着雨滴从橘子上滚落,想伸手摘下一个,只为了脑补的一口甜。剥着橘子的你继续走~微弱的香味钻进鼻腔,不知名的白花的香味,小小的,幽幽的,那么可爱的,这种香味似有似无,时而觉得弱柳扶风,时而觉得清丽活泼。这样的画面,你们真的不喜欢吗?的确平淡安逸,却是我心之所向。这四年,我会错过上海最美的季节,但我不会错过这只香。
- Hermès Le Jardin de Monsieur Li的前调的确让我想到了金橘,它果肉的酸劲、青绿且微辣的果皮、以及熟透果实里的甜蜜都有照顾到。然而,与其说是金橘,更像是金橘的“影子”:整体的香味仿佛被很多很多水冲洗了很久,真实金橘标志性的强劲的酸与甜似乎都减弱超过一半。
这种清透的金橘演绎的确符合整支香水幽静、清雅的气氛,也免于弄巧成拙、反而会使金橘酸得太有攻击性或甜得太粘腻的尴尬。然而,这里的金橘有时会显得太模糊、抽象,以至于让我的鼻子将其与青柠混淆在一起,也使这开场的一个多小时里,时不时会让我想起Cédrat Envirant。
随着这股柑橘质香味渐渐退至幕后,香味稳定为微微粉末质的绿色花香,有点像去掉苦味的Un Jardin sur le Nil的基调。我很喜欢这里微妙的薄荷:并不是非常具象化的薄荷,而是一股淡淡的凉意,好像皮肤上掠过一阵清风,非常惬意。而茉莉也是非常微妙、甚至模糊的演绎,而且一开始似乎更像荷花。直到比较后段的基调,才渐渐明显,与松软的麝香一起友好地收尾。
投射力比较柔和,留香时间大约在8小时。Le Jardin de Monsieur Li与Les Jardins系列,以及近几年Hermès总体清透淡雅的风格都非常契合,而它的凉意也很适合温暖的春夏使用。不过,以我个人来说,虽然觉得这支香很好闻,但也激动不起来:一方面这支香的确是清幽静谧的氛围,但更主要的,还是它在我身上似乎与其他香水重合的部分太多了些。
- 当初听说花园要出第五支的时候小激动了一把,作为这系列的爱好者,作为JCE的粉丝,非常期待以中国为主题的作品会展现出怎样的风貌?李氏庭院,难道会表现唐代宫廷花园的富贵繁华?就像大唐芙蓉园那样?
客观来说,最后的成品不算坏,清幽宜人,与花园系列的整体风格也比较搭。但爱之深责之切,不得不说它还是令我失望了。前4款作品分别体现了苦酸辣甜,也真的能带使用者穿越到世界另一端去感受异域风情,但李氏花园没让我品味到什么民族特色的元素,更别提让人闻到就眼前一亮的喜悦感动,最多只表现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普通院落,在春夏时分所拥有的几分清冽气息。
金橘与茉莉混合之后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微涩但很舒服,在梦幻精灵中我也闻到过类似的气息,但在那里更甜更淡一闪而过,在这款中则占了主导地位。我还是挺喜欢这味道的,但只有这么些亮点的话,还是远远达不到它本该有的标准啊!
╮(╯▽╰)╭
- 果真中国风的香水。据说这是花园系列的收官之作,是以中国古典庭院为灵感创作。整体延续了花园系列的风格,柔美舒适优雅。然而这一款更有一“幽”意,这幽意从历史中脱显,神秘厚重。朱椽碧瓦,雕梁画栋,暗香疏影,假山奇石,人与自然相与为一,古色古香的园林中,那些古老智慧和着隼卯木料的故旧气息扑面而来。历时越久越觉得回味无穷——最后只余一缕也只有一缕飘渺的余音——或以为全天下最美好的兰惠芳草都围绕在身边,可是却如海市蜃楼,恍恍惚惚,捉摸不透,又隐约觉得身边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棵树一湾水,一切淡雅简单,涤去了尘世的繁华,心平气静。古人讲究“为道日损”,或许到最后,一切的一切终归烟消云散,只剩下天地间最淳朴不需任何浮夸装饰的“道”。没有什么比中国的文化更具有魅力,更具有总结意义了。梁漱冥曾评价中国文化会是历史最终的完成形态。历史也多次证明了这一结论:从西哲开始研究最终回归中哲的牟宗三,大力推崇老子的黑格尔,对孔子赞不绝口的伏尔泰……也难怪,Jean-Claude Ellena会以“中国”作为花园的封鼻之作。忒的是妙不可言。
- 我虽然对JCE作品的迎风散这一特点颇有微词,但其实他的作品中我踩雷的不多,一大雷便是李先生。我对李先生已经畏惧到了这样一种程度:有天读香评读得好好的,突然看到作者说洗完澡喷点李先生感觉自己美美哒……然后我就把页面关了。
我对作者没有任何意见,我也喜欢洗澡后喷点香水。只是我实在跟李先生八字不合,这位先生就像一个想走馥奇路线,却一不小心拗成了中国风海洋香的选手,四不像,尴尬得要命。大学时的两个朋友跟我一起试了李先生,也表示好难闻……
李先生里有薄荷——这是我觉得很多香水不仅不能还原、反而模仿得特别难闻的味道;爱马仕做得最出色最标志的成分——柑橘成了败笔,我理解调香师想要重现金桔那种酸凉微辣的气息,但是没能成功。金橘、茉莉、薄荷,这都是我在生活中挚爱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却呈现出一种廉价的工业感。偏偏这支还是大热,真是再也不会爱了。
- 当时是看到有人说金桔茉莉,花园系列里最女性化的、接受度最高的,一系列定义与评价,买它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到手的新香我都会迫不及待打开,虽然我知道新香刚打开味道会不纯正,但是顾不了那么多了,喷了一下在手腕上,有种小时候很熟悉的味道散发出来,像是一位成熟优雅温柔知性的漂亮阿姨身上的味道(原谅我幼年的YY)一直以来我都想吐槽,为什么要叫李先生,而不是李女士或者李小姐。。。
前调略冲,柑橘调的香都这样吧,有人说是砂糖橘的味道,有人说是金桔(不剥皮直接吃可以入药的那种小橘子)的味道,但是我一开始闻到的就是橘+茉莉,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组合。三调变化不太明显,花园系列都这样吧。可喜可贺的是留香我比较满意,在别人身上淡出翔的尼罗河在我身上也留香可以,所以李先生也一样,皮肤留香竟然有7个小时左右,清新而强大的味道。
总结:从头到尾的金桔茉莉,两者混合的不错,三调变化不明显,留香可以,接受度高,比较百搭。
- 上皮试。
一开始感觉还不错,淡淡的桔香后面藏着几朵茉莉的感觉。苗条优雅少女感。过了一会儿白花越开越大,还带着一股甜腻味。再加上十分做作的薄荷。 瞬间联想到小时候爸爸车里面的车载香水味儿。尤其是夏天开着冷气,关着车窗,压得你喘不过气。每回做他车都濒临呕吐边缘。 湿腻腻不透风的胸闷感,现在还在胳膊上,闻得后脑仁儿都疼。 如果是在帝都这种夏季湿热的天气用简直是恶梦。 对这个金桔茉莉的搭配晕了。可能也有茉莉后面的薄荷的原因,导致整个香到最后有种高级运动香水的感觉。意境全无。一直闻还会心慌。 留香比尼罗河稍长,扩散性却不好。后调很熟悉,想了半天,原来是bioderma那个蓝色保湿爽肤水的味儿。
总的来说,性价比极低的一款。
- “真的要走吗?”
她愣了一下,回到:“崔氏的人,我们得罪不起的,不然也不必落得现在狼狈的地步。”
“那,我和你一起走。”他眼眶泛红着说。
“谢谢你,但是,不必了。”她轻抚着他衬衣胸前的扣子,顺势贴近他的耳朵,“照顾好我们的茉莉。”
门外车夫仿佛等的不耐烦了,下了马,敲了敲木门。
“我要走了。”她依然眼带笑意。
他慌乱了,这个时刻来的太突然,20岁小伙子的第一份爱情,却因如此变故而夭折。“等下”,他突然跑到金桔树边上,飞快而粗鲁的揪下几颗金桔。“至少带上你爱吃的赶路吧。”
她依旧笑的嫣然。取了一颗,放入口中。“很甜。”她笑莹莹的说到,“这就足够了,一颗就足够了。”
说罢,便转身离去。
待到她上车,他才从愣神中恢复过来,急忙追赶上去。
“我会等你的!”他嚷到。
却只有马蹄声回应。
他落寞的回到院中,麻木的将金桔送到嘴里。
酸,酸的发涩,酸的他痛苦流涕,酸的他跑到金桔树前,疯了一样扯着它的叶子,和它的果实。
白驹过隙。他留起了胡子,带起了眼镜,穿起了西装。
庭院还是原来的庭院,只是种满了白色的茉莉。原先的房子,也已被改为一间小小的茶馆,每天有零星几个客人来喝茶。
他在弯腰给茉莉浇水。瞥到一个穿旗袍身影站在当年那颗金桔树前。
“可酸了,我劝你别尝。”他继续浇着水,道来一句。自那年起,他便悉心照料这棵金桔树。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它,毕竟是它产出了那棵宝贵的果实,被心爱的人吃下。可是每一年,它都和以前一样酸,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甜。”
空气好像抖了一下,水壶从手里滑落。一样的声色,一样满足语气。他慢慢回头,看到了牵念多年的人。
“很甜,你也尝尝。”她说。
他从她冰凉的指尖下接过了那颗金桔,放到嘴里。
甜,很甜,甜的发胀,甜的发苦。
“哭什么。”她抚摸着他西装的扣子,耳语到,“这么多年,谢谢你照顾好了我们的茉莉。”
- 作为花园系列的封鼻之作,李先生的平庸就很好解释了。因为能够让更多人欣赏并收藏,比起高高在上曲高和寡,这是一种善意。我对它的好感也是如此,因为即使磨合再多,对屋顶花园也是不能爱,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多想拥有一瓶真的能欣赏的花园系列,因为太有名所以觉得必须要拥有才不枉自己玩香水呢。
香水这个东西我觉得没有品味高低,只有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因为香味本来就是拿来承托人的气质,持续的陪伴一定要自己喜欢以及舒适为前提。
李先生的开篇就是活泼的小金橘,活泼的比较内敛,时候不是很分裂?对,外国人对中国有着很强的茉莉情怀,可能因为一首歌,这个咱们不管了,总之我不觉得茉莉能代表中国,但是对比国外,中国女性无论是从外形,或者五官,亦或是内敛中庸的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气质,都和茉莉这多小而芳香而幽静的花高度契合。
凉凉的味道,有点活泼有点隐约的清新,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接受度很高,很适合夏天,虽然辨识度不会非常高,因为不浓烈,但是也算是小众那类的调调。
- 据说此物将是JCE的封鼻之作 尽管我不认可JCE的某些说法(比如在其人自己的调香师日记里说广藿香是俗气的味道) 但依旧对大师能用寡薄的气味来拼合出繁复的层次的技巧抱以崇敬之心去体会其人的匠作
但这只香..........大约JCE说停止创作大约的确是江郎才尽了罢 尽管我个人非常喜欢香水里的东方元素........但是这些奇怪的东西 实在无法和名字联系到一起 略发甜的橘柑香 .........好象是砂糖橘的感觉 之后就是青绿的白花 如果想调制茉莉的感觉 大约忘记了吲哚 与其说是茉莉 不如说更类紫丁香 总之就是平和宁静到平庸乏味的橘柑花香 这之后就不剩什么了 JCE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其人曾经在某一时期受到世俗事物的干扰极其严重以至其无法创作(世俗事物是销售数字 市场占有率 业界评价和财务报表) 推测这只香应该是凭借JCE之名为H公司榨干其灵感而挖掘的最后一桶金了 要不怎么会如此草率的对待这样一只香水呢?
- 李先生的花园是一款气味淡雅沉静的香水。三调跳跃不大,却有一种令人舒爽的平顺过渡。在一开始是清凉的薄荷,然后马上转为金桔的酸,甜,苦。过不了一会就是茉莉花茶的清香与回甘。这种柑橘的酸甜,与茉莉花的清甜会交织在一起,贯穿始终。
喜欢这款香水的第一原因是舒适。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喷在身上,周身散发着柑橘的酸,茉莉的甜,还有那一点微弱的薄荷的清凉,JCE用简单的味道就勾勒出了一个在宁静的中式花园,乘凉喝茶的画面。而这香水香气有一定穿透性,但又温和不刺激,很符合中国人性格,温和内敛不张扬。
第二是因为JCE在致敬中国文化上,走了一条现代主义的,抽象的路线。然而有趣的是,其成果是具有传统中国风味的,是一种十分地道的“中国香”。JCE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刻意写实,把眼前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所有符号统统加进去。他用结构简单的气味,用写意的方式,模拟了中国园林,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宁静,闲适。
我记得有香友有过大概这样的批评:苏州园林是九曲十八弯的,但是这款香水太单调。然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真的让香调“九曲十八弯”,那结果是否就如同满堂红之类的老派法国香水,复杂,妖冶,张扬而夺目。虽然我喜欢那种香水,但那一点也不中国!
PS:留香时间在清新柑橘调里已经算良心了。皮肤上可以坚持至少3个小时,前提是别在外面晒着。在衣服上就长了,5个小时以后还能被旁边的朋友闻到,虽然那个时候我自己都闻不到了。由于缺少动物香和木质香,这种成绩也不错了。
- 苏州,秋雨
盛夏的时候,有一日闺蜜兴冲冲地弹我QQ,跟我说她找到了她的真爱香——李先生的花园。我说我喜欢JCE大师调出的尼罗河,李先生好像某次在丝芙兰试过,没留下太深的印象。她不死心连续几日每日轰炸我,各种让我赶紧去试。于是8月底的时候,趁着入一大批试管,也入了这一只。
今日空气多有凉意,穿上大红色暖绒绒的卫衣,配上破洞boyfriend仔裤,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帅气的girl。想着答应闺蜜的事情一直拖到了现在,早起上班挑了这只。甫一上身,饱满金桔的汁水四溢,金桔皮的酸与果肉的酸甜奇妙的汇聚,虽然酸却并不涩,有一星半点的甜也不腻,满脑子跳脱出黄澄澄圆溜溜的小果子,好想咬上一口。早晨下雨,讨厌走路溅起的泥,选择公车代步。车厢里狭隘逼仄的空间,与肉包味、人肉味和混杂着泥土味落叶味雨水味一起,只觉得手腕处脖颈处悠悠传来的薄荷脑格外提神,举起手腕深深一闻,带着茉莉香气,又深吸一口,贪恋那一丝清香。
今日会有个好心情,与JCE的香气有关。
- 作为Hermès花园系列的最后一支,Jean-Claude Ellena的封鼻之作,Le Jardin de Monsieur Li是一支有背景的香。有幸遇见,也是缘分。开场,犹如剥开一颗青柚 ,清冽、苦涩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幅描绘中式庭院的画卷徐徐展开。庭院的主人,李老先生是个读书人,喜爱摆弄园里的花草树木。此时,庭院里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弥漫清、冷的气息,没有一丝粉尘味儿。雨渐停,苦涩的柚子味也逐渐褪去,李老先生栽的金橘还挂着雨露,新鲜又有生命力。随着天气放晴,犹如置身于暖洋洋的午后,家中茉莉,开得喜人,风送来的气息,温柔的抚着,仔细嗅却又不见了。最爱后调,似有似无的茉莉带给我欣喜和感动,随着体温的烘托,温暖而明媚,留香细水长流富有张力,展现出清新而雅致的中式庭院。
- 让我这个不擅长描写气味的宝宝来描绘一下
李先生花园就是一颗金桔,是的,原汁原味的金桔。(完)
别指望太多,瓶身的颜色已经足够告诉我们,这就是一颗大金桔
I don't know why 听到李先生花园的时候我联想的是
湿漉漉的四月,苏州园林里假山水和抽枝的新叶
没有办法用具体什么气味去概括,它更像是应该某个特定的时间里特定的地点而出现的
如果你在乡下过过清晨的话你也许会明白露水的气味
给我意淫推波助澜的就是网上流传的各种宣传什么这是调香师一个朋友李先生他家的花园里得到的灵感
感情李先生是果农,调香师把果园当成花园厚?
你要我客观的来评价这一款香水的话这也许是一款优秀的香水爱马仕精湛的工艺以及调香师的功底
让虽然闻起来简单的香调饱满有层次。
但是香水的东西本来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况且还和我想象中的气味相差如此远,我只能把它列入我的失望之香列表里面了。
不过,也许某天我会对它改观吧,之前也觉得尼罗河不好闻,后来也是改观了。
PS:本宝宝觉得是和莫杰的金橘喷洒比较像,也是还原度比较高的金橘味。
- 虽然是清爽的味道,但我却很直接地想到了冬天。
至于会联想到冬天原因,应该是一开瓶就喷涌而出的金橘味吧,这是一种很活泼的味道,虽然是喷涌而出,但一点也谈不上浓郁,就仿佛每一个金橘气味分子都能最大限度地让你感受到她的味道,而其实他们的总量并不见得有多少一样。金橘不是橘子或葡萄柚那种彻头彻尾的清爽,也不是柠檬那种虽然嗅到就感觉愉悦但却因过于熟悉而显得略微浮躁的纯正果香。金橘给我的感觉是中国式的活泼,或者说得洋气一点,是一种半风流的儒雅,更妙的是调香师似乎懂得我在想什么,让茉莉紧随金橘之后步入中调,而此时金橘味道其实并没有散失,呈现出非常和谐的花果混合气息。悠长,但毫不拖沓毫不磨蹭。
如果说通过香味而想到自己置身于某个场景显得牵强而矫情的话,那么反过来,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有金橘,有茉莉,有开满莲荷的池塘,还有梅花与忍冬的中式花园,再闻这种味道,就会感觉十分应景,而且有饱满的层次感,并不是群芳混杂的冗乱气味。
嗯,扯这么多,回到为什么会想到冬天。
金橘算是唯一能在北方结出可食性果实的柑橘属植物了。小时候,临近过年,每次去外公家,都必定见得到几棵结满橙绿色相间果实的金橘树,冬季本就无太多鲜果,就在砂糖橘吃得上火时,拽上几颗新鲜的金橘,感受一番与众不同的芸香科气味,便是我在那个年纪,关于冬天最强烈也最温暖的记忆。
然而这并没结束,那之后,脑海里充斥的满是外公喝的茉莉花茶的气味。虽然茉莉花茶四季都会装在外公的茶罐里,但如果它的味道紧随冬季吃完的金橘其后,我想不出任何一点理由来抗拒。然后,我可能就会游离在当下和回忆里,忘却了正在闻到的用人造分子模拟出的花果气息,满脑子出现了童年时的一切,冬天,梅花,金橘,水仙,还有茉莉,睡莲,甚至海棠,山楂花,忍冬,以及不复存在的旧房子里一棵结满樱桃的粗壮果树…………
- 15年的新香,还是鼎鼎大名的Jean-claude创作的五花园系列的收官之作,更为令人惊喜的就是,竟然是和中国元素息息相关的一支香。也不枉爱马仕花园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傲人战绩了,这算是对中国市场为其立下丰功伟业的回报吗?
李先生的香调出乎意料得简单,看到香调表的一刻都吃了一惊,想用这么简单的香调进行完美收官?似乎有些恃才放旷吧?不过毕竟是Jean-claude大师的作品,在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的调香技巧下,我想再简单的香调也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吧。
等到终于上肤切身体会其香调时,同样让我有些叹为观止。我闻到的明明就是香甜版的尼罗河花园前调,浓浓的柑橘调,虽然被大部分香友的评论定论为金桔的气息,可是难道大家是都没感受过金桔的味道吗?我印象中的金桔是有着极为酸涩的气息与口感的水果,毕竟是我极为喜爱的水果之一,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的口感,说它甜,更多的是酸,而我就是和一般喜欢甜味水果的人不一样,最享受的是水果的酸味。所以对于金桔这样合我口味水果的气息,我是绝不会忘怀的。可是竟然说这支李先生的金桔气息明显?Come on,耍人吧?如此甜到发腻的金桔味,恕我完全不能认同!还有说好的茉莉味呢?我对茉莉这么敏感,怎么可能感受不到茉莉的气息?可事实就是茉莉的气息一直被所谓金桔的气息掩盖到毫无存在感,倒是薄荷的清凉感都比茉莉明显好吗?!
最可笑的是留香也是出人意料的短,倒也不是意外,柑橘调家族的各种香材本就是出了名的雷声大雨点小,半身不遂本就是他们骨子里的本性,而其他能延长留香时间的元素却没有出现在香调中,或许是大师觉得有违中国风香调的主旨?而加八角大料这种重口味辛香料又更加毁了花园清新系的标签,于是最终展现的便是这不伦不类的产物,论品质论独特性都让我毫不犹豫打差评。
原谅我的苛刻,但这支香真的完全没有打动我的点。正因为我爱金桔,而这支李先生简直就是对金桔的亵渎。
- 只是想默默地尝试下花园系列。。。
前调在看到香调表之后的暗示下觉得真的是不用剥皮直接吃的小金橘哎!甚至一开始觉得会有点点尖利,头发上有种洗发水没洗干净留下的味道的感觉orz。大约是因为这个香水太想表达干净的意思,以至于总让人觉得有种清洁用品的感觉,虽然要比洗发水柠檬味洗洁精之类的味道要sophisticated一些。。。之后就是大约花园系列其实都有的味道?觉得li有点让我想到屋顶里面大家说的青草香?但是还是屋顶的甜味来的轻。尾调依旧有麝香的感觉。
扩散不太强,自习的时候已经完全被附近同学玫瑰味的护手霜的味道淹没掉了orz。留香还蛮长的,6-8个小时左右。
其实很好奇JCE去的到底是哪家的中国园林啊,如果是金橘自然生长的地方的话该是南方。但是无论扬州还是苏州的园林对我来说似乎都不太是这个味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园林里有大片的茉莉。
- 爱马仕五花园最后一作,比起其他几个异国花园,这款花园像是周游了一圈世界刚回家。
还原度很高的金桔,薄荷的清凉草味辅助,茉莉花香铺底,从始至终。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偶尔会去一位长辈家里,她家的小花园里种有一些花草,还有一颗橘树,每到橘子成熟的季节总会邀请亲朋好友在花园里小聚。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到别的可说的,这款香表现出的就是那种线性的、粗线条的日常生活,如同一个每天身在其中,自然而然会去打理,自己却总是忘记欣赏的小花园。
这款香似乎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线性,缺乏层次,妥妥小清新,大概过不了多数评香大佬的法眼(鼻)。但我并不想在这一点上扣太多分,而是倾向于认为这是对主题的一种不错的诠释方式。不过留香和扩散上我真的救不了它,而且前调过强的果甜+薄荷会冲的人脑袋发懵,直接影响之后的体验。总体而言中规中矩吧,对于私家小花园有一些记忆的朋友值得尝试一下。
✦评分(单点2喷)
✧浓度 ✦✦✦✧
前调稍微有点呛人,还好总体香味浓度不高
✧扩散 ✦✦
0.3~0.4米级,扩散性较弱
✧留香 ✦✦✧
2个多小时稳定时间,6小时左右余香
✧泛用 ✦✦✦✦
春秋季香,尤其适合秋季,气质不冷也不热,很亲切,不太调场合和性别,只要不是特别成熟的类型穿它都不会出错
✧辨识 ✦✦✦✦
金桔+薄荷,从头到尾,茉莉花铺底
✧自评 ✦✦✦✧
不错的小清新香,简约,好闻,留香扩散不怎么好,别的没什么大问题,也没太大亮点
✧综合 ✦✦✦
- 五花园中暂时只有印度花园(雨后花园)没有闻过,相比尼罗河的馥郁果香味、屋顶的雨后青草味和地中海的苦涩,我更倾向于李先生的简单、安静。作为jce的收官之作,此花园没有让人失望,确实是带有明显的国风气质在里面,由此不得不佩服jce对不同国家文化、气质的理解与领悟。
首先,李先生被定义为中国南方书香门第家庭的家长,庭院风格更像徽派白墙黑瓦的传统风格。其次,香水的主题综合起来给人泼墨山水画的感觉,与外包装的图案很好的契合。最后,整体上没有明显的三调变化,比较线性,前调的酒精散去后,就是金桔与茉莉的完美平衡,微微甜,微微苦又带有微微的清新之感。
曲径通幽处闲看庭前金桔与茉莉花开正好,李先生俯卧于竹榻,手捧书卷,看天边云卷云舒,正是此香留给我的意境。闲适、闲适。
如果肖邦是钢琴诗人,jce则是香水诗人,他能赋予香水不同的意境,表达出不同的意趣,也把用香之人带入调香师预定的香水画面中,实不亏大神之名。若论缺点,只能是留香不尽如人意,这也是金无足赤吧
- C
玩票性质的作品,从任何角度看来都找不到出彩之处。
区区金桔与茉莉,就能概括中华三千年历史的园林艺术?如此简单的构成,明显不似苏州园林般曲径通幽,也不似岭南园林般浓艳绮丽,更不似蜀中园林般层次俨然。那么我非常好奇,JCE口中的李先生,应该是中国何地的人物呢?难不成是园林风格以小中见大为主的江南人士?然而在这支作品中,只有香味层次单薄的小,并无三笔两笔勾勒出山野间自然气象之大。
JCE并非没有足够的功力来描绘远东文化之美:中国的古朴与温婉在云南丹桂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本的纤弱与精致在玫瑰花道里被勾勒得惟妙惟肖。而这一支,实在是除了敷衍还是敷衍,就连这支香水中的茉莉味,也是生硬做作地故意剔除了吲哚味道的、清甜到虚假的茉莉,就算要突出这支香水中的茉莉是小花茉莉,也没有必要完全除去吲哚,这样只会令这支原本就没有诚意的香水显得更加虚伪。
真正的极简绝非简陋,而是一种大气的精致。这个道理曾经的JCE或许懂得,但从这支香水开始,此人的作品只剩下敷衍了事的简陋。
- 关于李先生的花园到底什么景象,上下楼这些大文豪们已经把墙砌得很高,来只说香。
从头到尾一杯金桔薄荷茶,无添加,无变化,金桔在我鼻子里自始至终占主角,金桔毕竟比橘子柚子都更特别更舒服,不会呛,不会酸,怡人的香,柑橘调里实属难得。薄荷像夏日晚风偶尔飘过,易察觉却留不住,不是随时都能透彻心扉的凉爽。这个尺度很美妙。
至于传说中的茉莉……作为一个忠实的茉莉和白花爱好者,对一个有很多茉莉香水的人来说,我根本没有感受到茉莉啊!就是微微的肥皂水白花香,但说不出是哪种傲慢孤绝的白花。评论里很多人提到的湿润,白花系爱好者们听听就行了,比它湿润阴雨的香太多太多了。
试了两次没有买,因为不知道要什么场合什么心情的时候喷,不妩媚不大气也不清冷不静谧,太模棱两可,适合只想留一两瓶香水的人,各场合适用,或者不想靠香水营造形象以气味清新为目标的人,以及柑橘调拥趸,终于可以不呛人了。
- 爱马仕 李先生的花园 Hermes Le Jardin de Monsieur Li
朴素清幽的中式庭院 ★★★★☆
李先生很爱吃金橘,他在后院里种了一大片金橘树。每次吃完,都会用茉莉香味的纸巾擦手。
————精分的分割线————
不得不说,如果一定要选择柑橘调做李先生花园的前调,那一定非金橘不可。清透,灵秀,苦涩中带着甜蜜,小小的玲珑雅致,闻到它,就仿佛看到小户人家过年时摆在阳台的那一株金橘树,金黄的果实如一个个小灯笼般,带着一种和睦的温情。
JCE定然不会让金橘如此孤单,所以他在前调中,偷偷地添了一小把小茴香。我是讨厌在香水中闻到烹饪用的大料味的(胡椒除外),而这把小茴香却出奇的温和,与金橘融合得相当完美。它们结合,幻化出悠闲愉悦的氛围,颇有种阳光照在金橘树上,从内到外金光灿灿的感觉。
苦涩只残留了一瞬,金橘的清甜保留了下来,慢慢地又加进了茉莉。这里是清香款的茉莉,没有白花特有的臭味,让我联想到纸巾的味道,香味淡得让我担心下一秒就随风消逝了。如果必须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清透。清澈的池塘,旁边或有几株金橘,池面上漂着几朵茉莉花瓣。或许还下着毛毛细雨,但总是温和的。调香师用类似水墨画的写意之感,描绘出古香古色的中国式庭院,不繁琐华丽,只是书香人家的朴素清幽。
尾调依然用了温暖柔和的麝香。没有跌宕起伏,简洁,平缓,甚至在有些人看来单调乏味。但在我看来,香水是门艺术,层次丰富细致写实的大作常有,但简洁写意也不缺佳作,重点理应在于骨气和风格。作为五花园的最后一块拼图,前头四位酸甜苦辣各占一味,调香师JCE留给最后一位的,就只是淡。过尽千帆的淡,铅华尽洗的淡。可能在他看来,中国的庭院就该是这样,倚景生景,幽静自然,没那多的规矩和条条框框,一切凭心,仅此而已。
- 第一次闻到这个味道实在丝芙兰的专柜,当时陪朋友闻得不是很仔细,刚开始喷出来酸酸的让我不怎么喜欢。
后来自己去了丝芙兰,自己闻了这一款香,认认真真的品味了一番,发现了不一样的感觉。
刚刚喷出是有点酸酸的涩涩的感觉,大概两三分钟后,薄荷的清凉开始席卷而来,还有一种酸甜的气息,到第二天在超市买水果才后知后觉,原来那是小金桔的味道。然而小金桔的味道中又有一点点花香的气息,很淡很淡,然而却有甜甜的蜂蜜的感觉,从鼻尖到喉咙开始回甘。
可能是最近恋爱了吧,作为弯男→_→对这种同学说娘娘的气息真的很喜欢,觉得十分的甜蜜,但是却并不浓厚,总是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飘渺感,就像诗句说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样的感觉,真的非常非常喜欢。
留香嘛,知道什么叫风吹散就好
- 李先生的花园
最早认识jean CE,是那款让人沉浸的尼罗河花园,干净而奔放,温暖又清澈。
于是终于明白,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调香师。他的名字是被刻在香水界里程碑上的
当你了解,绝大多数奢侈品牌的香水都出自几个香精公司,只有极个别的高端品牌拥有不了自己的调香师,而jean作为爱马仕掌门人的年头超过了多数我们中人的年龄。我们这些局外人也就大致能明白这个人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更别说,正是他带领爱马仕走到如今的地位我想
jean说自己早年制造香水会因为迎合市场,而今早已十分纯粹。在他正式让位给蓝风铃的女香师后,这只收官之作也许最能突出这位七十岁老人几十年的香路历程了。
从开场就不喧嚣,整体上也没有明显复杂炫技般的香调变化,茉莉的温柔,薄荷也许是青竹的坚定,金桔的青涩香甜若有若无,你以为他们很快就消失了,其实它们一直伴你左右,从未离开···
像是人生一场大梦,但他一往情深,从一而终,永心不变。老朋友,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老样子啊
而他就要走了,这是最后留给你的,你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感受到…
- 花园里其他四瓶全部小样要到试,唯一没要李先生。一见钟情的是雨后印度,非常喜欢,直接入了大瓶。地中海虽喜欢但是已经有了帕尔玛的无花果,觉得没有那么大区别,尼罗河的青芒虽然不错,但是上身皮测实在别扭,屋顶更是第一个就pass太泡泡糖太甜。李先生的小样后来还是要了,觉得毕竟其他几个都不错。纸上闻的觉得几乎没有味道,但是回家上皮才懂其好,小样很快享用完,入了大瓶。
上来的金橘并不非常讨喜,但是越往后越明显的白花打底的皂感实在非常沉稳,甚至有些闷闷的粘稠。如果仅仅纸试,完全体会不到这皂感和白花,试香一定要上皮,不然体会不到这个香的好。非常冬日非常温和干净的味道。扩散度在我身上不高,但被人夸奖好几次,留香在我身上不错,越往中后越干净越纯。
适合内向单纯有个性,沉稳干净简单利落的人,男女通吃。总体橘皮白花暖皂,线性但不无聊,皂感控绝不能错过。晕皂的请拔草。
- 久仰大名取来分装一支。
香调:★★★
前调:金橘的果香,或者说橘皮的微酸与青涩,水润十足的芳草清香,茉莉不算明显。
中调:酸甜果实混合茉莉柔香,有微微香辛料感,极清淡的薄荷,水润清爽。
后调:隐约带绿意的木质气息中,弥漫着清凉薄荷,金橘的清香,与乳质感的咸味麝香。
层次:★★★☆
橘皮的清香与苦涩微酸,贯穿了整个香调,被大量绿意的水感冲淡,使香料之间有着足够的呼吸空间,中调的薄荷增添了些许灵气。茉莉花作为陪衬,始终被用来糅合各种香料之间的缝隙,后调来临时,比青草更清苦的木质气息,将整体香调压住,暖意的麝香使之柔软,温婉而恬静。
扩散:★★★
气味清淡,紧贴皮肤,扩散不是太明显,两下会比较合适,不会打扰到别人,办公室使用还是不错的。
留香:★★★☆
味道淡不过留香还可以,前调中调的金橘可以持续到中午,后调到下午都有淡淡的余味。
外观:★★★☆
边角圆滑舒适的玻璃方瓶,明艳的柠檬黄色渐变瓶身,如同香调全程明显的金橘,大量透明部分如同其中的清澈水感与薄荷的清凉,非常贴切,有着直观的联想感。
总结:★★★☆
李先生的秋日花园,有着清澈静谧的池塘,与三棵果实丰硕的金橘树,那些小巧精致的黄色果实,青涩微酸,清香四溢。他用清凉的池水浇灌珍爱的金橘树,轻柔且熟练的修剪枝叶,如同雕琢着工艺品。渐凉的秋风吹过,你将一件厚实的旧外衣披在他身上,轻声叮嘱,换来他温婉而儒雅的笑容,挽着你的手,一起静静的散步去。
- 是看了香评直接盲撸了李先生的花园。说实话第一次闻到它我是有点小失望的,在李先生之前拥有的第一个花园系列的香是尼罗河花园,本来因为我喜欢吃金桔所以对这个李先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以为会有金桔清清甜甜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因为尼罗河所以对花园系列有很好的印象,结果第一次尝试发现好像和我理解的金桔不一样?你算哪颗小金桔!就是普通的女香啊!不是中性香,而是那种大街上随处可见(划掉)闻的香气,香则香矣,却没什么内涵。但是第二天还是不死心,穿着它出了门,这次就觉得这个香气还挺雅致的(买东西的时候有两个女生在我旁边说好好闻的味道啊),嘻嘻嘻嘻一个舍友也说这个味道,早知道她以前可是挺讨厌尼罗河的柚子味,可能她就是比较淑女安静的女生吧。不过我还是比较适合活泼一点的香味……偶尔穿一下李先生来装装文静也不错啦~总之可能是不甜的金桔吧,有点微微的苦涩和花香,留香也够长,越到后面越变的温柔淡雅。
- 晚间,若你不说地点,我不说时节,它就是夏日的词汇。紫藤,徐风,茉莉,新月,樱花以及穿校服的稚嫩面孔。夏日的晚间,就在李先生的花园里,即便此刻的北方已是寒风吹彻。
饮一杯薄荷红茶,端起杯子的瞬间,竟想起“盈盈一水间”那般清凉,我非纤纤素手,却依然是说不尽的温柔,白水般的温柔。所以时空啊,根本上是交织的,我不要什么时光机,也不要什么重新开始,因为我从不悔恨。从没有唯一正确的定义。
原先,“李先生”总让我觉得他是个穿着白色西装,带着金属眼镜的上海男人,当我真正拥有它时,我觉得我错了。它应该是她。她,放着布鲁斯的黑胶唱片,点一支香烟,在她自己典雅精致的房间,摇曳多姿。温暖自己生命的女子,总带着干干净净的清凉,却不是凉薄。也许,夏夜,不下雨的天空,她脉脉不语的遥望星河,想着,是不是该养盆薄荷。
- 李先生的花园可能并不及其他花园系列的香氛层次感强烈,但这样影影绰绰之感恰恰能将中国风诠释得恰到好处。强烈建议试香的朋友们登录Hermes官网找到李先生花园的宣传页面,网页中有一段音乐,听着这段宁静古筝曲品香才能体会JCE老爷子的良苦用心。
李先生开场是非常高调的金桔,之后渐渐浮现出清雅的薄荷味道,两者结合,竟然让我闻出了一丝竹林的清幽。仿佛自己置身于深深庭院之中,静坐在池塘边,看远处的云雾携甘露而来,轻轻弹落在水面上,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脆响。
后调中的茉莉就这样从远处悠悠飘来,仿佛江南姑娘着一身素净的白衣,撑着油纸伞缓步走过。虽然整支香氛没有强烈的场景转换,似乎有些寡淡,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层次模糊、香味较为单一的感觉更能体现出中国风——确切地说是水墨画——那种只可意会、只可远观的意境。非常适合优雅、恬淡的女性,是无论世俗如何纷扰却自有一方净土的从容。
- 简洁明了的金橘+薄荷,刚一上皮的清透酸甜有些贴近柠檬,渐渐透出的新鲜微苦又近似于柚子,应该说这里的金橘还是富于变化的,与薄荷的组合十分清透,然而我对它的褒奖也只到清透为止。
也许是缺少漫步花园、轻嗅橘树的现实举动助我勾画意象,只是我想,即使我钻到滴着新鲜水滴的橘树群中间,也未必觉得这样写实而清透的香水就是上佳之作了。我不是JCE的粉,虽然我对尼罗河种种没有什么特别的爱,也觉得的确比这款花园要层次意境丰富一些。
末尾的茉莉不算很讨喜,似乎只是为了冲破线性一般的香调。
总之这座中式花园塑造得实在单薄,似乎也没有更多的独特妙思要去表达,像是一款半途上戛然而止的作品。我没有试过他的云南丹桂,姑且猜想是比这款更有底蕴的中式主题作品。
- 李先生是我的第一支香水,在专柜面前来来回回试了几款,那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感最终被这一只开启。
花园系列可谓是大名鼎鼎,当时在这一只和屋顶花园之间纠结了许久,最终因为不喜欢屋顶里面浓烈的玫瑰气息发闷且前调着实让人怯步而选择了相对平稳淡雅的这只李先生。回到家洗干净澡,喷上它躺在床上,前调是熟悉的柑橘味道,但是就像是一股风很快就把这一活泼热烈的气息吹走了,浓郁的花香逐渐盖过了风头,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里面的茉莉花香气,中调是我感觉比较平常毫无亮点的一段,但是接着我渐渐嗅出了里面最最让我着迷的气味—薄荷青草不知不觉偷偷探出头来,混合着刚刚不适应的花香气此时却变得异常的美妙,宁静、深远、平静,尾调是我最着迷的地方,有人说这只香水毫无记忆点,确实也是,因为留香这一硬伤使得整只香水最出彩的尾调趋近于自己都只能若有若无地闻见,更别说记住它。但是就是好闻啊,对我来说它就是像一场平静的午睡,被台风来临前的喧闹吵醒,我推开窗看着窗外被风摇曳的花草薄荷,“啵”一声打开了一瓶橘子味汽水。
爱马仕 李先生的花园 Hermes Le Jardin de Monsieur Li, 2015


-
喜欢它的人也喜欢:
-
批号查询:
* 批号打印或压印在瓶底与包装盒底部
* 用于查询生产日期,仅限该品牌 相关文章:
Jean-Claude Ellena 在爱马仕的花园中都种了些什么?
愿你用尽世间繁华的「香水」归来仍是我的少年
快来看看2015那些大热的新香!
香水奥斯卡:2016法国版FIFI奖名单新鲜出炉
2015年香水大盘点:秒懂全年流行趋势-
二手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