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 品牌:娇兰
香调:果香西普调
前调:柑橘 茉莉 香柠檬 玫瑰
中调:紫丁香 桃子 茉莉 依兰 玫瑰
后调:辛香料 琥珀 肉桂 橡木苔 香根草
属性:女香
调香师:Jacques Guerlain
标签:木香 泥土 温暖辛辣 花香 柑橘 -
8.8
1330 人评分
4星
3星
2星
1星
留香时间 (731 票) -
最明显的气味
+{{get_votes(x.uoodor)}}()
+气味投票香水简介
雅克·娇兰依照畅销书《蝴蝶夫人》(当时定名为La Bataille《战役》)中的女主人公名为其产品命名。蝴蝶夫人是一位美丽的已婚日本妇女,她偷偷地爱上了一名英国军官。1905年,俄日战争爆发。蝴蝶夫人隐忍着自身情感,充满尊严地等待战争结束。雅克·娇兰大胆而不可思议地将西普香水与果味四溢的桃香结合,赋予这款香水以极强的现代感。
瓶身由Georges Chevalier设计,加以新艺术主义典型的优美涡卷形装饰。瓶盖设计前卫,呈空心形状,代表了当时真正的卓绝技术水平。
蝴蝶夫人将桃子的果味与茉莉花和五月玫瑰相结合,可谓和谐与创意的杰作。这款香氛的神秘后味则混合了辛香调、丛林和香根草香调。
蝴蝶夫人成为香水界中使用桃味香调的首创。蝴蝶夫人呈现了调香师创新的一面,是继娇兰推出多款西普香水之后香水界出现的首款果味西普香水。
视频与香水细节图查看全部
上传照片与它味道相似的香水
我要提问
最常问最新提问- >查看全部 2 条问题
一句话香评
推荐最有用最新说一句香水评论
推荐 最有用 最新 写香评- 如果有人问某个香水品牌只容许挑选三瓶,你将作何选择?对于香奈儿、迪奥,以及老纪梵希、老爱马仕、老圣罗兰等,这种选择通常容易作,只是纪梵希和圣罗兰会让人稍稍纠结,而对于娇兰就成了大麻烦。但不论如何,我总会首先挑出蝴蝶夫人。
这里不评价香水,仅简要介绍2013年改版。不点评气味的理由是,蝴蝶夫人请*务必*亲自尝试,因非比寻常,他人观点的参考价值极其有限,无论其入行多少年,纵使闻过千百瓶香水也枉然。
2013年起,在国内已臭名昭著(归功于LT及其追随者)的Thierry Wasser对残缺数十载的EdP与Extrait配方完成修复。不夸张地说,此次改版令古董版蝴蝶夫人仅剩瓶子的收藏价值。一般而言,仅有香脂类材料会随时间得到良性陈化效果,而柑橘、草本、花香以及醛香则通常是退化效果。当然,退化结果稍有不同,其中:柑橘和醛香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扁平、苍白,失去棱角;而草本和花香会逐渐泛酸、泛苦。因此,核心包括C14醛、柑橘、鸢尾等柔弱香材的蝴蝶夫人不适合长期储存。注意,这一规律也是普适的。
蝴蝶夫人的修复主要涉及到丁香油酚、硝基麝香、香柠檬及橡木苔。尽管橡木苔是蝴蝶夫人的核心成分,但这一问题反而不如前三项棘手。当然,只是对娇兰不那么棘手,而对其他香水品牌或调香师却未必容易,不知多少经典佳作因此大打折扣,且直至今日都未曾恢复元气,如*迪奥小姐*、*清新之水*、*香奈儿 力度*等。鉴于橡木苔是国内香水圈的高频词,甚至有时遭到误用,今天就稍微谈一谈蝴蝶夫人的橡木苔。
Wasser氏修复用的是罗伯特(Robertet)香精公司滤除苔黑醛与氯化苔黑醛(诱发皮肤过敏与致癌的罪魁祸首)后符合欧盟规范的、所谓干净的橡木苔。这种新型橡木苔听起来相当有前景,似乎为香水产业带来了恢复传统西普及馥奇旧日荣光的完美解决方案,然而,又并发了新的缺陷。其缺陷在于作为香料的基础性质即气味特征存在短板:一是新型橡木苔的挥发曲线过于陡峭,而原型橡木苔则在香水中贯穿始终而存在;二是“过滤后”的橡木苔气味不够饱满且缺乏张力。
对此,Wasser试验出一种特殊的溶剂(据披露该溶剂应当包含某种乳香树提取物),专门用于溶解这种新型橡木苔以调整挥发曲线,同时辅以某种混合物调和气味呈现效果。这一混合物或能从2015年短暂停产事件中窥知一二。回顾当年,德之馨(Symrise)香精公司供货的Iriséine出现改版,而这一成分的改版则又是因为德之磬的一家上游公司不再生产某种特定的甲基紫罗兰酮。娇兰实验室在发现有关键成分变化后立即宣布暂停生产蝴蝶夫人(以及同样用到这一成分的*蓝调时光*,下同),受此次风波影响的批号为5Txx与5Uxx直至当年年底。2016年8月,排除千难万苦修复好的2013版配方又经Wasser二次修复,遂恢复生产。由此可见,香水频繁改版除有监管机构的行业规制之外,还无法避免上游供应链原料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尽管部分注重品控(更重要的是具有御用调香师及研究团队)的香氛公司力图维系配方的一致性而付诸努力,其过程也相当艰辛。
经过修复的蝴蝶夫人重新焕发了昔日的荣光,甚至比一众流传至今的古董版香精更加完整(因柑橘、醛与花香已发生退化)。至此,那位满目愁容、幽声诉泣的巧巧桑终于回归了!
评分:A
- 经手的第一款老香(1919)。灵感源自Puccini的歌剧 Madame Butterfly, 一个战争背景下美国大兵与一位日本女人的爱情悲剧故事——左不过,大兵气血旺盛,大胆热烈地与当地东瀛女子坠入爱河,激情过后,毅然果决地抛弃了妻子;末了,她瞒着儿子自尽,报复和控诉丈夫的薄情寡义。这故事乍一看平常,那女子必是出自武家,刚烈痴情;而大兵则是汇聚了世间男人优点与缺点的一名普通男人,犯不着批判,只余叹惋。然,这仍是一个古典的故事。似乎自古以来,东方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就更为压抑,顺从。譬如,类似的事,中国有个秦香莲,西方则是出了美狄亚。
回到香水本身。这款香是东方香调的先驱,表达着欧洲人对于古老东方持之以恒的幻想和痴迷。Mitsouko呈现出老照片泛黄的色彩,阴郁,潮湿而悲伤地诉说着一个爱情故事,然而,香氛却是暖的,像那饱经周折依然不减退半分的爱情,或许因此,就着这份暖,才让人安眠。那声名已久的“桃子香”我依旧闻不出,可一开瓶洒,一股甜甜干干哑哑,难以名其状的味道,就能让我立马从香堆里把她拎出来。
有趣的是,在试过其他几款娇兰老香后,Mitsouko终于被我辨认出了清新的水果调,当然,能做到这点的,仅有几款娇兰老香而已。Misouko是款重要的香水,于己,她有着使我摒除偏见的意义,又带着一见钟情的情谊。
- 鼎鼎大名的娇兰的蝴蝶夫人。我当时收的Q香。猪油蒙了心,居然觉得自己可以用老香水。这下子拿到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其实这款香水背后的蝴蝶夫人的典故倒真是美的很。这也是娇兰第一款用和成香精制作的香水,所以说意义大于香水本身。简直就是5号之于香奈尔。
上手的味道就是好像祖母家收藏宝贝的木箱子啊,很有年代感。浓到不行的像话梅,还是某种无花果类的话梅,或者九制陈皮的感觉。传说中后调有浓郁的花香气。我鼻子不够敏锐,始终觉得是在祖母家寻找祖母绿,然后看到了一个相框,里面的美人笑容模糊,隐隐地有哀伤的神色,为了昔日恋人,为了在战火中毁掉的爱情。
让我想起以前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写的一句话:鲜艳的夕阳映照着我死去恋人苍白的脸。
真是一款伤不起的老香。虽然我无法驾驭,但喜欢东方香调,比如鸦片的同学可以收藏一下。自己慢慢把玩,是非常有味道的。总体上我觉得比鸦片容易接受得多,毕竟还是东方姑娘温婉的感觉。配个橘子红了的场景,莫莫莫,错错错。一声叹息,谁人心碎。
- 此香评首发“香水没毒”,欢迎关注。
不知为何,我喷任何香水都没有这款香水来的,心情低落。并不是因为她那好几个版本的悲情背景故事,是因为一喷她我就想到了一战,二战中炮火纷飞礼崩乐坏的欧洲,脑海里自动联想起那发黄的欧洲战事影像,男人身披武装服战,女人与孩子绝望的在满目疮痍的城市里苟活。
影像我整个感官至情绪的便是开头的那一系列酸中泛咸的柑橘皮气息,完全不像现代香水柑橘气息里那种活跃感,它非常,怎么说呢,酸楚……就像阴霾下战火中的城市。
那些花香在这感受不到任何存在,只是后面那些咸甘的辛香料与木质的衬托,将稍稍有一丝希望的桃子呼出,这桃子味更像桃浆,本来趋于香甜的主调却在后面阴冷的橡木苔,香根草的影响下变得更加阴郁惆怅。
酸楚,却柔情似水,这是图灵对阵雨过后的评价,而我觉得它更适合蝴蝶夫人。
EDT的留香实在是太短了,考虑入一瓶香精。
=============================================================
人话版:
前面就是医院消毒水加碘酒柑橘皮味,中是暖甜的肉桂加香甜的果味,桃子并不突出,后是非常朦胧舒服的木质甜香。
- 被时光抛下了的旧美人。
浓重的阴暗潮湿感,但奇怪的又感觉到了莫名的火热。没有闻到被奉为经典的桃子味。果香倒是有,但感觉像是一种不知名的水果被小刀划开,流淌出甜辣的汁水。再加上寺庙中燃烧的香火味儿,真是大胆奇特的组合。
隐隐的哀伤感贯穿着这只香水,而一直伴随着的香火味又给了人柔软的慰藉,像是佛在告诉世人要忍耐苦难。味道复杂但又遵守着平衡的法则。
记得第一次用它时忍不住微微出神,眼前居然出现盛大喧哗的场面。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妇人行走在热闹的宴会中,不时向各位宾客点头致意,泛黄的画面表明这是曾经的旧时光。灯光逐渐黯淡下来,人群开始朝着前方的光明奔去。偶然回头才发现她依旧停在原地,精致的扇子握在手中遮着大半的面容,似喜似悲。才明白这是时间的长廊,昏暗是已经结束的过去,光明则代表着未来,她被永远的留在了过去。
如今,因为各种原因而改版的蝴蝶夫人早就失去了它的躯壳,剩下空洞的灵魂无力的挣扎。只是,即使如此苟延残喘几年后的它,大概也马上要面临被停产的命运了。
- 蝴蝶夫人,在现代香水史上曾经占据独特位置的一款女香。以法国作家Claude Farrère创作于1909年反映日俄战争的小说「战争」中女主人公为灵感,创作的一款东方花木调香水。有一种说法,蓝调时光是一战开启的象征,而蝴蝶夫人则是战争结束的标志。
不同于典型的花木调女香,这款香水中使用了大量的香辛料、橡苔和香根草,再加上开头和结尾的结构具有柑苔调的某些特征,所以这款香水不像一般女香那样有过甜的倾向,整体的平衡感非常好。比较有特色的是中间大量的桃给各种鲜花经营出一个多汁美味的印象,紧接着笔锋一转,香辛料、肉桂、琥珀又变幻出轻微诱惑的温暖。这种诱惑感又始终被橡苔和香根草牵制着,维持在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格调上。
- 几乎所有人,在小心揭开瓶盖之前,心中都投射出普契尼笔下蝴蝶夫人的形象:美艳而阴郁,和服结带凌乱,敷了粉的惨白面容映衬殷红的眼角与唇珠,在西方视角的折射下极尽克制又动人心魄。及至真正开盖上鼻,却发现是一支西普,同巧巧桑东瀛风情的哀艳十分不搭调。无怪乎图林称Mitsouko除了名字外与日本毫无关联。其实想来,从第一位不负责的译者将Cio Cio San 之名扣到Mitsouko头上开始,这“蝴蝶夫人”就成了香水史上关于主题闹得最大的一次误会。
当Jacques Guerlain 1919年在科蒂公司Chypre的基础上调出这支香水时,他脑海中的形象,是其友人Claude Farrère 十年前出版的小说 «战役» (La Bataille, 1909)中的女主角Mitsouko。 故事十分简单,甚至有些老套:年逾五十的法国画家Jean-François Felze富有魅力,搭乘他情人兼供养人,一位美国女富翁的游船旅行至长崎港。在这里他受到了日本海军中尉Yorisaka的接待,后者因迫在眉睫的日俄海战(1905)即将出海,于是请画家绘制一幅自己年轻妻子Mitsouko的肖像以慰相思。也正是由着这幅画像,Ferze对Mitsouko,以及她身后暗藏着的西方人对古老远东一切光怪陆离的想象,产生了无可抑制的爱欲。
其实作品本身乏善可陈,大学时作为法国战前远东游记文学一例找来读过,之后便撂到一边。女主角Mitsouko属于典型的二十世纪初全盘西化的日本上层阶级,顶着侯爵夫人头衔,过着欧洲式的生活,学巴黎贵妇人举办沙龙,接待宾客,彻底否定日本传统。正如Felze为她作的肖像,挽着发髻,身着西式舞会晚装,却有一副全然东方的柔婉面容。Felze对她抱着一种混合着倾慕与失望的爱欲:既满足于东方对西方彻底的臣服,又惋惜臆想中东方世界绮闻丽景的失落。书中的Mitsouko,在典型的东方主义视角下,同侯爵那典雅精细而脆弱无比的日式庭院,与她那幅身着西式晚礼服的油画肖像一起,成为东西方失衡强烈对比的具体表现:精致光鲜的表象遮掩着文化身份的彻底破碎。
而娇兰的这支Mitsouko,描绘的正是这一文化碰撞与撕裂边界上左右为难的形象。在柑橘-树脂-橡木苔搭建的标准西方构建上,加入大量繁复的花香,给庄正晚礼服添上柔婉色彩;标志性的内酯桃香将她与其原作西普的严肃魁梧区分开来,幽幽然一股西方庞大架构下的东方倩影。这绝不是当代人印象中清新甜美的花果香,在娇兰的手笔中,花香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你必须十分仔细才能分辨出原本个性分明的玫瑰与茉莉;而桃香,由内酯的稳定性加持,表现出介于熟透了的桃肉与盐渍桃脯之间(个人感觉,edt倾向前者,而edp属于后者)的糜熟芳香,从前调的末尾悠悠升起,与花香共舞并最终沉入湿漉橡木苔与木质香根草的森林基底里,昭示主题直到香迹消失的最后一刻。
我只能脱离文化批评语境(既然爱好者已将香水抬至艺术,那么以艺术批评评论香水自然无可避免)来欣赏伟大的Mitsouko,否则在经历了后殖民主义反思浪潮之后,Mitsouko与其原作的价值都只能停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时西方如日中天而东方转向文明的衰亡,岛国彻底抛弃千年传统以期与强权媾合共同瓜分世界。于是在西方视角下,东方诸国不过奴颜媚骨的奉承者,其文明亦沦为东方主义下被审美的客体,正如香奈儿巴黎公寓里华丽阴暗的中国屏风,YSL 1977年秋冬那驴唇不对马嘴的越南斗笠,TF给fbb那身哗众取宠的龙袍,D&G广告中举着筷子的细眼女模,以及Farrère笔下承载白人男性猎奇情欲的日本侯爵夫人。在小说的末尾,等待着海战结束的Mitsouko,终于应和了法国画家的要求,脱下西式长裙,重新裹上了被弃置许久的精美和服,便是当香水行至尾调,那一缕桃香(东方倩影)渐渐沉落,彻底融入了树脂-橡木苔(西方架构)的森森基底中。这个意象,远非东方文明的重新觉醒,而不过是应和着西方掺杂情欲与占有欲的审美取向,一次凄美而颓废的演出而已。
Une beauté d'orient soumise à la domination absolue d'occident.
- 准备安下心来把手头的娇兰写完。第一支选择了蝴蝶夫人——殿堂级名香,经典中的经典,西普祖奶奶。然而身为西普与娇兰的双重忠粉,蝴蝶夫人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娇兰”(当然只是和那些真正的“娇兰香水”比,小黑裙之流不算)——名字和故事都令我讨厌,桃子是我最不愿意在香水里闻到的味道之一,再加上这一支在我的皮肤上,沉闷到让人简直想尖叫。
买它只因为它太过有名,连蝴蝶夫人都没有,好意思说自己收集娇兰?但喷过一两次之后这支EDT便被我弃置箱底,我起码有十二年没用过它,起码十二年。它和柳儿,娇兰的日本主题和中国主题,是这世界上我觉得最“致郁”的两瓶香水,那深沉的绝望,暗无天日,看不到一丝爱的曙光,再没有任何坚持下去的理由。
就像林夕在《暗涌》里写的,“仍静候着你说我别错用神,什么我都有预感。”
十二年后再喷上它,我的变化已经那么大,不知能不能与它碰撞出新意。瞬间的香柠檬不是很酸,更觉得凉。然后就蹿出一股——汽油味,不是Bluebell那种极度青绿感造成的,而是混合了胶水和腐败的油质感。这种质感很多老香里都有,比如蓝色时光,比如午夜飞行,蝴蝶夫人是最重的。认真想了一下,想必是因为这瓶的生产年代已经久远,后调的橡树苔跑到前头来了。
第一次体会到蝴蝶夫人里肉桂的比重,存在感极强,那风干口水味的加入让汽油变成了橡胶——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总体来说,就是一支教科书般的西普。之后肉桂托举着话梅味出现,依然有胶水般的酸。终于闻到了大剂量的茉莉和玫瑰,藏身于肉桂和香辛之后,一枝闷闷不乐的酸玫瑰、死玫瑰,已经没有半点鲜花的活气与娇媚——忽然灵光一闪,这个组合不知是不是80年后黑色香辛的灵感来源? 在LT的评价体系里,蝴蝶夫人是“逃往火星时会带的唯一一瓶香水”,而黑色香辛,是Frederic Malle全系列里他的最爱。
中调的调性完全转变,油脂、汽油、橡胶味一扫而空,辛辣清冷的花香成为主题,略带酒意,极有蜡梅清瘦孤寒的意象。最近常被问到什么香水是蜡梅味的,蝴蝶夫人就很像,相当像。这个意境的确很东方,有一个阶段甚至像是清冷感的鸦片。整个漫长的中调里,蝴蝶夫人在我身上就是一支辛辣的东方花香调,和之前的西普感简直是两张皮。
后调再次闪回到西普,辅以粘稠的、药感的琥珀,香根草徒劳地想把整个调子往温暖粉质的路子上拉一拉,得到的效果却是更加彻骨的寒凉。我对它的评价,依然是“致郁”,是绝望。
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然后天空又再涌起密云。
- 刚上皮是陈皮味儿,其中辛辣的感觉让我联想到石竹,但更柔和。(大概是辛辣调印象深的就是石竹了)很快话梅味就出来了,陈皮话梅,很多人闻见的桃子味在我皮上并不明显。陈皮话梅慢慢又变成另一种话梅的味道,想了半天,联想到巧巧桑,原来就是之前吃的日本盐梅糖的味道啊。似乎是肉桂带来的一丝咸味,加上飘在皮上的酸,包裹着提香用的各种佐料,好吃。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不老气,100年后的今天,穿出去也不会令人侧目。不知道算不算是那个时代的小清新了。这里面的橡木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亮点,和香根草混在一起,有种雨前闷闷的,earthy的感觉,难道这就是联想到忧郁的原因?我是不觉得忧郁,反倒觉得很安静,刚刚就这阴雨天,闻着手臂上的蝴蝶夫人,把这两天缺的觉,全补回来了。一觉醒来再闻 ,竟然有股小时候吃的黄箭的味道。。。
- 闻香与阅读一样,都是非常主观的行为,“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这里也十分恰当。如果略去蝴蝶夫人的故事不提,我可能最多只会感受到“优雅、温柔、美丽、深情,东方式的神秘”。而在知道了香水的创作灵感之后,立刻就会觉得:啊,果然闻起来还有一丝阴郁和悲伤贯彻始终呢!——所以说娇兰家的老香的确耐得住细品,不管是单独欣赏还是结合不同的背景场合来品味,都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千层千面,深沉迷人。
桃子的味道是很明显的,但在众多东方香料的混合下,呈现出的不是鲜桃的甜蜜娇俏,而是类似水果罐头的酥软绵长,似乎还有防腐剂的味道。花香的存在方式也是类似的低调:明明馥郁繁多,但却固执地躲在辛香沉重的面纱之后;而辛香,全程存在的辛香,既带来了久远的岁月感与距离感,更让香水的阴郁感觉如同落在冰水里的墨,慢慢扩散却一直化不开。
大约这就是蝴蝶夫人所代表的旧时代东方女性的一生吧,美丽温柔,内心对爱情充满热情与坚贞,但必须给自己披上世俗礼仪的面纱,戴上伦理教条的枷锁,并最终喝下时代命运的毒药。
- 美,美到极致。
果然上世纪的娇兰堪称天香,即使历经改版,蝴蝶夫人的风韵怕也不减当年。新作尚且如此,不知原版究竟是如何的不可方物。
刚接触时还以为它要表达欧洲贵族的奢美,桃子、柠檬和茉莉的美好气味交织。然而苔的潮湿阴郁随之而来,才发觉它是如此的压抑与悲伤。
映了一句有名的俳句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译: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转瞬即逝的光芒带来的是更深的寂寞。就像故事里的女主角,享受过爱情却永远地失去;也许是她自以为的爱情,从未得到。世间大悲,莫过于此。于是她毫不犹疑地走向死亡:果真是东方女子,隐忍、贞烈、宁折不弯。
最喜欢在日暮时分用这支香,在光与暗的边缘行走。
- 娇兰的蝴蝶夫人展现了创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实现能力,在闻到之前,我其实并不相信单凭香水也能做到艳极而衰的华丽凋零感,但是蝴蝶夫人真的做到了。
前调开始,醛与白花与橡木苔的配置在经典香水里很常见,但是紧接下来,桃子酱味加进来,玫瑰花味加进来,浓重的脂粉味加进来,橡木苔香根草也加进来。
蝴蝶夫人使用的桃子味,更像是水蜜桃熟烂后甜糯如蜜的香味,或者我觉得几乎是桃子酱味,玫瑰花加重了香水整体的甜度,脂粉香以巨大的压倒性优势呈现,让这个香水展现了华丽的贵妇属性,底层的橡木苔香根草更是使香水显得越发厚重。在这个阶段,这个香水表现得就像一个我们常见的贵妇香水,华丽、厚重、香味浓重。
然而这个香水的华丽厚重,并没有带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豪华感,却隐隐露出了盛极而衰的颓势,让人十分惊讶。我当然对蝴蝶夫人歌剧本身兴趣不大,更关心的是如何能让香味产生这种罕见的意象。仔细辨别,发现是桃子酱里甜极而酸的质感,以及玫瑰脂粉偏冷的浓香,让香甜味并没有以光彩夺目的形式出现,而是带着黯淡的影子。好吧,就用这款香水致敬那位夫人吧。
如果讲实用,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这个香水做出了非常杰出的桃子味花香,如果用惯了这个桃子,娜希玛那个简版小桃子实在是简单得不得人心了。而且在大花脂粉香里,它也做得十分从容雍容,你可以讨厌它过于厚重,但无法用平庸评价它。
- 新到 8A01 Mitsouko EdP,香檸檬飽滿、圓潤,蠟質光澤一直持續到核心調,玫瑰、紫丁香跟依蘭在肉桂掩映之下,甜美成熟,開到荼蘼,辛香料甚至透出一絲糕點意味。另一邊,桃醛內酯柔化了橡苔的苦澀,不僅是森林地面、墨水,更是跌落破碎的漿果,已然開始發酵。這便是 Mitsouko 偉大之處:爲 Chypre 着上哉半身衣裳。
此前常用一瓶 90s EdT,此間相形見絀,香檸檬已揮發多半,花香返酸,只有肉桂橡苔平分秋色,惟缺少桃醛內酯軟化,好似未成熟堅果般苦澀,魔力盡失。Wasser 氏專利新橡苔,可算得如假包換,不過木質香有所加強,疑心混有半日薔薇,發厚,可比墨綠顏色中摻進稍許赭黃。但老實話講,爲了香檸檬、花香乃至辛香,這微微交一點寧可不要。
哦,嬌蘭。哦,蝴蝶夫人!
- 又是一位第二眼美人。
第一次喷出的时候,老香质感扑面而来,又像是汽油味又像是墨水味让我一瞬间有点手足无措。渐渐的花香从这奇怪的味道里透了出来,不是温柔的白花,是辛辣带有侵略性的冷冽花香,也是有很明显的桃子味的。刚开始觉得可能没那么好闻,但是越嗅越中毒,后来就停不下来也离不开了,典型西普调。
由于自己买的edt,留香时间太短,基本上妙不可言的花香持续不了多久。所以每次都要喷很多去让自己沉浸进去。
其实这瓶香水用了好几次大约8ml以后才愈发的体会到它的妙不可言之处,并不是一位第一眼美人,但是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补充:毕竟是一款老香,日常使用度较低,多数时候还是只能在家自己欣赏,穿出门并不是特别而是真的像穿越,有点奇怪(45+忽略这段话,你们可以穿并且显气质)。
- 有幸用了1986年edt版本。怎么说味道呢,就是经典西普味,全是橡木苔。一堆类似陈皮的香辛料,一种烟熏感。倒是没有传说中的桃感。除了刚出来时候那种湿冷苔藓,后面就都是这种烟熏感。经典西普,对于西普的审美,感觉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大量的苔藓,老气;又试了下老的pdt版本,这个扑面而来的苔藓,与老edt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前调的时间比edt要久,后面那个陈皮感的烟熏少了许多,多了些老胭脂粉的感觉。相对于老版edt,pdt感觉更优秀一点。然后我又试了新版的edt,开始的那股橡木苔味,我闻了感觉晕,想吐。劈头盖脸的橡木苔过去了,后面都淡淡的,不如老edt的陈皮烟熏,也没不像老pdt的胭脂粉感,鉴于中间吧。这三款我觉得其实差别不是特别的大,只是新版的橡木苔让我晕。我对于老西普,没什么鉴赏的能力,大量的橡木苔闻着感觉都一个样。无论是加了醛,还是木质,还是皮革,还是白花,感觉都一个样子,很难用香味去描述它。不属于这个时代了。
- 前调有股很闷的橡胶味儿,闻过资生堂那个艳容露吗?很相似。以及清晰的香柠檬。慢慢地,觉得有一种蜜饯的味道,有点熟悉……到底是什么呢?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这不就是前几天刚买的话梅姜片的味道嘛!那种辛辣的凉意让我确信,这支香里有生姜。
然而那种挥之不去的香辛感让我明白,这支里的辛香料可不止生姜,应该还有胡椒和肉桂,让它闻起来微咸。嗅了一会儿又感知到一种平时不常见的花香:紫丁香。丁香的味道也是微辛的,所以干丁香是可以作为调料入菜的,宁夏银川有一道名菜,就是丁香肘子。
然后便柔和了,一点点桃子味儿,一点点茉莉,和(香调表中没有但我觉得有的)鸢尾花。进入后调,橡胶味儿终于散去,柔和微甜的花香占据主导,鸢尾花收尾,在我皮上还有一股非常真实的青草味。
我讨厌那股橡胶味儿,不过后调典型的娇兰老香后调我着实很喜欢。并没有觉得忧郁或者东洋的感觉,这支香背后的故事跟它闻起来的感觉关系不大。
- 收的老版香精倒心瓶,上世纪的佳酿,封蜡收藏,珍视如宝。
蝴蝶夫人,一幕悲剧,如同抽象的画作有了一个标题,得以窥视创作者的一偶心思。
香调:★★★★☆
前调,浓郁的标准甘苔调,绝不是干涩的苦,柔和的香气被包裹其中,若隐若现。
中调,圆润的桃香缭绕在内,脂粉香压抑着甘苔苦,闷闷的,黯然弥漫,香根草带来木质感。
后调,沉闷的苦与甜美的桃,糅合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酸楚感,随着温柔的脂粉,消散于夜空。
层次:★★★★☆
蝴蝶夫人是她的灵魂,难以断言桃香是她的核心,还是甘苔苦是她的主题,二者像是被攥在手心反复揉捏,沉淀,一种并非嗅觉层面的酸楚渗透于香调的深层,随着温柔女人味的脂粉气息缓慢蒸腾。这种复杂的酸楚,被压抑在柔美的甘甜之下,随着时间慢慢放大,却始终隐忍不发,直到香消玉殒,无人怜惜。
扩散:★★★★
挥发性意外的很好,尤其是中调微苦的脂粉香,独特且有一定辨识度。
留香:★★★☆
或许是因为老香,前调明显的甘苔苦只有几分钟就消散了,中调持续时间非常长也非常稳定,一整天在户外都能够挥发,一到两下香气就很足,多了脂粉感略显老气。
外观:★★★☆
标准的娇兰倒心瓶,比较可惜的是蝴蝶夫人并没有自己独有的瓶身,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包装也都在其他娇兰香水中使用过,因此也很难评价出外观与香水本身的联系,这一点确实是比较惋惜。
总结:★★★★☆
蝴蝶夫人,一幕悲剧,她本应是娇艳欲滴的爱之花,是饱满甘美的爱之果,朴实无华,娇小动人。她的全部是坚定而隐忍的爱,无处倾诉,无所依托,独自承受了战争的磨难,时间的考验,只为守护自己唯一所有,等待那个在她心中支撑整个世界的爱人,让她重燃生命的火焰。但他的归来残忍如利刃,无情的割开她白皙脆弱的脖颈,曲终落幕,蝴蝶一生深藏在心中的苦痛与忧愁,热爱与坚持,都随着最后的泪水逐渐冰冷,黯然消散。
- 太别致的一款香水,非常喜欢!
前调有些冲,可能会有些不讨喜,似乎是某种药材的味道在主导,可是过了这个短暂的阶段后,就变得非常非常的温柔,药香依然在,但完全融合到整个味道中去了,若隐若现的十分不明显,但又因为它的存在而使得这种香味特别起来,不会流于普通的脂粉香气。
最别致的是什么呢?是它的桃子果味要等到中后调才出现,而不是一开始就上来,仿佛有种奖赏的意味,奖赏那些愿意等待的人们,而且也是极淡的,不仔细闻不出来,还是那句,若隐若现,于是,果味,药香,还有木质香和脂粉香,完美的呈现在蝴蝶夫人的中后调里,比例极其协调,让人忍不住的抬起手腕一闻再闻。每一次闻,都能闻出不同的感觉,惊叹于它的层次感和丰盈度。
- 个人而言 蝴蝶夫人还是嚼烂霸霸一堆老香最喜欢的
其实蝴蝶夫人的香精版存世量最多 没有纳西瑪 蓝调 又或是在九十年代到千禧年间复刻的早已停产的香精那么稀有
名气也没有杀了吗或是午夜飞行大 价格自然上不去
借此机会收了仨 也碎了仨 幸好有一瓶没只是裂了一条缝 还能用 挺无语的 也许我们注定无缘吧
香水本身而言 没有姬琪奶奶或者杀了吗那么奠定娇兰在香水界的地位
但幸运的是 她没有像前辈那样惨 在娇兰被收购后直接停产或者配方改到乱七八糟
新版EDP完全可以和老版香精平起平坐 但各有千秋
这里就主观讲下个人意见
虽然有听过大佬说30s的香精是绝美之物 但实在没见过 更没试过xd
三瓶香精当中最老的也就是67年的大姐了
其实和86的二姐相差无几 反正我感觉不出有什么太大区别
首当其冲的就是香柠檬 发酸 发涩的香柠檬 但绝对没有新版EDP明亮且完整
可能是因为年代原因 可惜的是没有因为岁月沉淀出别样的气味 反而使得前调没那么完成了xd
但是识别度依然很高 但是香柠檬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咸感 如同蜜饯一样…
随后被一股复合花香带进了桃醛的主场 啞甜 毫不青涩 与前调的酸楚感对比十分强烈 可是表达出的果香有种逐渐腐烂的质感 比起桃子 描述成杏似乎更合理
而苍白的皂感茉莉与带有暖意的肉桂会将果香带入橡木苔的冷色调中 粉尘感十足 但其他的辛香料确实没有感觉出来
哑甜感还在苟延残喘 但已经褪去了色彩
可是是是是是 这段时期扩散已经几乎等于0了 有时候嗅觉不敏感的时候 等到中调一过去
脑子里就蹦出一个❓ 贴近手臂才能感觉到那股深沉
留香在我手上也就两三小时 完全不合理吧 ❓ 扩散也就前调强了点 后面逐渐就❓了
92年的小妹感觉像是甜辣版的新版EDP 辛香料很猛… 但是又少了大姐那股劲 不过后调还是很❓
如果追求性价比的话 香精再见 往身上撒老EDC也有这种苍凉感 价格没那么昂贵 不过留香依然❓
- 蝴蝶夫人是一本书 女主角是一个顺从贤惠,对男主角充满爱意的日本女人 出版后在欧洲销量惊人 然后被改编为舞台剧和歌剧 到现在也还是百老汇经典 但是其中对女主角的刻画使得这本书在亚裔种族平权倡导者心中是亚裔女性刻板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欧洲大部分老百姓对亚洲的认知还是一张白纸时 在流行文化里出现一位百依百顺,令人肖想,为爱人付出不求回报的东方女性 不可避免地使亚裔女性的形象在欧洲老百姓脑海中开始物化(把东方女性看成一件物品而不是人),性化(把东方女性看成仅仅是性对象)这样的刻板印象至今仍未完全消散 书中有一段内容大致是:体型小巧,面容精致的女主角为男主角端来一盘小点心放下 然后温顺地跪在一旁 这小点心和女主角一样的小巧精致 在男主角看来真是可爱极了。大家感受一下 反正我看到这一段就无法忍受地合上了书 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形象和我自己联系起来
- 娇兰1919年的一支老香,Mitsouko,在引入中国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误会,阴差阳错地把Mitsouko错作了普契尼笔下的蝴蝶夫人。而《蝴蝶夫人》中那位娇艳的日本女子,叫Chocho。
实际上,根据外网上的资料,这支香水原初的灵感是来自于Claude Farrčre的小说La bataille(《战役》),讲述的是一个名叫Mitsouko的已婚日本女子,偷偷爱上了一个英国军官,后来日俄战争爆发,她的丈夫和那位军官都上了战场,而她只能藏起自己不可描述的禁忌之爱,等待战争结束,接受命运的安排。而“蝴蝶夫人”则是一个经典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这个错误是这样美丽,以至于大量的中国香水迷都把这支香水和普契尼的歌剧联系在一起。很妙的是,当你从《蝴蝶夫人》里那个东瀛美人悲戚的爱情出发去理解这支香水,会发现竟然并无违和之感。
这大约真的要归功到Jacques Guerlain赋予这支香水那种冷艳的东方美,恰好和两个灵感版本的日本女主角身份都格外契合。Jacques真的是天才型的调香师。他摒弃了浓重的东方香调,开创性地用西普调来表现东瀛风韵,创作出一支凉薄与深情并存的香水。
丰富的花香在“蝴蝶夫人”里表现得非常特别,茉莉、玫瑰、依兰、紫丁香,阵容不小,却没有一贯的娇柔,反而呈现出一种锋利。如同日本女子极白皙的肌肤,映衬着红唇如血,黑眸如星,艳丽中有种凄美。
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历史上第一支桃花香调的香水,也是第一支果味西普调香水。这无疑又要归功于娇兰深厚的香水研制功底。但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反映死命嗅也从这支里闻不出桃子味来。这不足为奇,Jacques Guerlain也没有想要表达一只剖开了流出甜腻汁水的桃子,我感觉那是一只尚未熟透的青涩桃果透皮散发出的清甜,融在橡木苔、琥珀和香根草的流动中。那是一种英气与娇媚并存的性感。乍一感受,是个冷感的美人,再一撩拨,又有诱人的热情。然而最后一抹还是驾驭不了的神秘。
难测的Mitsouko,她究竟爱谁?她究竟何去何从?她究竟情归何处?
笑靥如花,心如深渊。
- 🦋娇兰 蝴蝶夫人🦋
Guerlain Mitsouko Eau de Toilette,1919
果香甘苔调
留香时间:6小时左右
前调:清爽的柠檬与淡淡的茉莉,构成了清新自然的痱子粉的味道,夹杂着少许的柑橘甜味,味道就如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优雅的贵妇人一般。
中调:清新的痱子粉开始慢慢被肉桂味掩盖着,加上洒满盐的话梅味,香调开始变得神秘黑暗,但仔细感受会感觉到痱子粉味道若隐若现。从这里开始我就无法接受这种气味。
尾调:咸咸的话梅味与复杂的香辛料味道混合在一起,一直萦绕在我身边。但过后这种奇怪的话梅味就开始褪去,留下了干净的痱子粉味道,还有其他的花香味,脂粉感十足。
星级:⭐⭐⭐
评价:作为娇兰的鼻祖级香水,可能身为一个入坑不到一年的小白,还是无法明白理解老香的魅力。希望能在五六年后能转身回来再次品味蝴蝶夫人,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这是娇兰香水中中东气息最最清新的一款香水,白花部分很突出,后调具有典型的东方气息,檀香木,广藿香和橡树苔,组成和谐的乐章!里面spicy notes 的部分很突出,使整个香气变得柔和。
“每当有人问我最喜爱的香水,或者有史以来最好的香水,或者如果为了逃税逃往火星时我会随身携带的香水,我总是会回答蝴蝶夫人。一般来说,这会得到3种反应:调香师们无聊得打哈欠,初入门者赶紧记下名字,而香迷们觉得我是个稳重的家伙。事实上,这有点像说你最喜欢的画是蒙娜丽莎(顺便说一句,我不喜欢)。”
——卢卡 · 图林Luca Turin,《香水指南Perfumes The A-Z Guide》,可见这款香水的评鉴水平.
- 娇兰经典老香之一,这种老香必须是闻过一定数量的香再来闻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妙的。第一次试的第一感觉就是有年代感,老派甚至是老气。娇兰的老香能够成为经典还是有原因的,香料繁复,层次分明,变化丰富,但是EDT版留香着实有点短。
刚上皮,一股娇兰老香的前调,很猛烈,并且带有强烈的年代感,也可以说是沉淀香料的味道,很有厚度的橡木苔,加上娇兰特有的柑橘味,还有一点柠檬的酸涩感,紧接着是茉莉和玫瑰形成一种大气花香,渐渐紫丁香的淡雅花香也侵袭而来,并且有依兰的馥郁浓厚,桃子味刚打开就挺明显,现在更加凸显了出来,虽然是桃子那种甜意,因为与橡木苔的结合,这里的处理使得这只桃子沉淀感很强,没有以往桃子那种十分明快的感觉,有被压迫的感觉,尾调依旧以橡木苔为主,佐以肉桂和辛香料,辛感中带甜,因为是尾调了,整体比较淡了,会留下香根草淡淡的木香。
起初闻的时候只觉得这支香虽然有桃子的甜意,但是整体并不明快,甚至有着明显的阴郁感,了解了这支香背景后,更能get到这支香的感觉了。这一只在娇兰老香中算是比较好接受的一只了,但依旧不推荐刚入门新手尝试,娇兰一贯的老派感,着实有点年代感,但等你闻香阅历丰富后一定更加能感受到这支香的优秀之处,而不是人云亦云,不过这支香实穿性确实不怎么样,肯定是不适合日常穿着的,甚至有点老气,而且一定是比较适合有一定阅历的女性。我本人也并没有多么喜爱这只香,反反复复闻了很多次,一直不知这只该怎么写,可能真的是要过十几年后才能体悟到不一样的地方吧。
- 评鉴一些香水时可能需要时间的磨砺,也可能需要经验的累积。娇兰的老香仅试了蝴蝶夫人与蓝调时光,刚买来时实在欣赏不来,药感的苦涩与一点点的回甘让人想起创可贴,而蓝调时光则是一种杏仁蜜或油的味道。现在,蝴蝶夫人刚上身时是明亮的桃与柑橘的果香,其中桃子的感觉比鲜桃干燥甜美,又比桃子果脯水润清新,介于两者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蝴蝶夫人的西普香渐渐强烈,但整体笼罩在透明的果香之下,玫瑰茉莉的花香显现出来,基调中橡木苔与辛香料合作产生潮湿阴暗质感,与花果香的明亮和谐共生,整体则给人带来美丽脸庞上淡淡忧愁的感觉,真如隐形美人突然出现,只能用嗅觉感知。
蝴蝶夫人与十九号,绿风以及水晶恋都为西普调,但后三者都具有橡木苔强烈的绿感,(水晶恋又略微弱于十九号和绿风)以及松脂类香材所带来的回甘,而蝴蝶夫人的橡木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果香尤其是桃香让它不像普通西普那么青苦,而有一种光辉清透的质感。这是最好的西普调香水。
- 又是一支非常旖旎的老香,它具有一切老香所独有的特色:馥郁而充满年代感的香调,饱含深情的创作背景。
香水的灵感来自于同名歌剧,而歌剧也有参考同名小说,虽然多有更改,但核心思想与主旨还是不变,那就是歌颂女主—巧巧桑的痴情刚烈,谴责负心男主的背信无情。当然世人的关注点一定都会在巧巧桑这个悲情人物的感情与历程,娇兰创作的这支香也不例外,它的气息更多的是在模拟巧巧桑对于爱情的执着,她那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性情。这就是为什么蝴蝶夫人的香调有着桃子与花香的柔情,也有肉桂等辛香料的辛辣。蝴蝶夫人的气息凝聚成一个画面:悲痛交加的巧巧桑噙满泪水高举匕首,那是她燃烧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情意。
说到具体的香调,最让人无法忽略的还是醛的气息。醛香似乎作为老香的一种标志,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老香中。蝴蝶夫人也不例外。前调的醛香仿佛代替了酒精的挥发作用,争先恐后地弥漫在空气中,似乎让空气也染上了厚重的年代感。由于醛香扮演了基调的一个角色,导致整个香调都略显妩媚。最为出彩的桃子气息在其他妖娆的花香的陪衬下,也失去了清新的本色。后期的辛香料气息比重还是较大的,给这样一支老香又加重了一笔浓密的色彩。
最为遗憾的就是由于我试的是EDT版本,故而留香还是大打折扣。我甚至都还没好好感受尾调中具有历史里程意义般的甘苔调气息,整个香调就已经羸弱到没什么存在感可言了。这一点相对大部分浓厚持久的老香而言,还是有些欠缺的。
这样一支老香,收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价值。毕竟是支有着厚重年代感的香,醛香的气息太过有倾略性,在如今接受度是非常低的。尤其是过于年轻的女孩穿上这样的气息,违和感还是无法直视。所以我自己当初将它收入囊中之时也是更多抱着崇敬与收藏经典的心态。老香的品质,的确是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众商业香无法比拟的。
- 俺没拥有过好的香水,第一次感受香水的魅力是在我的心理老师的咨询室里,一进门,一股浓郁的芳香袭来,却不俗气,如同里面有真实开放的花朵,甚至能触摸到花粉,感受到那花是红艳艳的。心理老师坐在咨询师的沙发上,心有沉香,气态祥和宁静,且从身体而来散发出香味,当时我就迷醉了!后来我知道那是香水的味道,那味道能让女人更有魅力,更彰显女人内在的香气。
我爱香水,我渴慕香水。
有一次在网上看到打着广告牌原价几百打折只要30的限量香水,我带着期待的心情买了一瓶,结果买回来一闻,那味道就是人工调制的化学品的味道,非常刺鼻,不想再闻第二次。那瓶香水我再也没有打开过,后来送人了。
虽然我不懂香水的品牌,不懂它的成分和加工,但是只要我一闻,就能分辨出好的和不好的。
我认为一个会用香水的女人,并不是让香水使得自己花枝招展,吸人眼球,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性格、成熟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水,让香水替你说话,别人闻到了你的香水味,也就闻到了你内心是何种芳香。
我期待,能拥有一瓶香水,香香哒!让我散发出花朵盛开的香味。
以后等我有钱了,我就买香水送妈妈,送姐姐,送老师~让这些美丽的女人都充满韵味!
- 锋利的脂粉与清凉油,东方、传统而强势的女性,旗袍和发黄的帐子,棉布丝麻与盘好的头发。旧银器与玉擦了又擦。反复清洗的温热干燥皮肤与古老的药剂。民国洋楼与丰腴而有些老去的女人。日光昏暗的阁楼与入夜后的煤油灯。染着丹蔻的安分的手轻轻握住你的衣袖。如果这个神秘的香调就是西普,那么我爱它。东与西的狂热混杂,但和日本没什么关系。7分三星。有趣,但并不好用。
- 午夜飞行和蝴蝶夫人,昨天晚上心血来潮试了这两支老香,在老香奇高无比的分数和两极化的评论下,并没有报很高的期待。闻过之后发现脑子一片空白,感觉自己并没有点评她们的资格。今早起床后又试了一次,还是一样的感觉。
硬说点什么吧。午夜飞行,如果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温香软玉”,只有前调是一种植物根茎汁液的甜香;蝴蝶夫人,用一个极富女人味的花香前调勾起浪漫的期待,但花香很快转为甘草味道,也可以说是话梅的味道。这两支香的前调、与身体的贴合性,让我充分理解了老香的魅力,没有一点点酒精感和刺鼻的味道,从始至终都是香的盛筵。但她们与皮肤融合得仿佛深入皮肤之中一样,扩散和持香保留在一个优雅的频次上,是神乎其神的技巧才能造就吧。
- 极致烈焰的背后,就是极致的悲凉。
一开始浓烈的醛味就熏的我头疼,浓烈到极致有一种氨气的错觉,并且伴有很浓烈的脂粉味
不太好穿的味道,不够日常,并且确实有点致郁。
瓶子真的好美,故事也很美。适合收藏
- 刚喷上是酸梅味,像吃着上瘾吃多了又牙酸的袋装西梅干,或者是小学时候吃的五毛钱一袋无花果干,总之就是酸甜口的袋装果干。
过一段时间香料味(我分不太清,大概是桂皮之类的)出现了,混合这一点木味,隐隐带着之前的梅干味,这个阶段是最好闻的。
再后来梅味完全消失,单纯是很脂粉的木香,虽说不难闻,但很容易联想到爽身粉。
- 可能先入为主,觉得娇兰都差不多呢。
前调像圣莎拉,但桃子味更突出,像皇家檀香那种舒适的水果味。原来娇兰是第一个在香水里使用桃子的而且就是蝴蝶夫人。难道至今也只有娇兰的桃子才像桃子?因为迪奥花漾甜心、古驰竹韵等里面的桃子味我闻起来都是像煤油一样的恶心头疼的气味。
中后调又像芳香精粹了,难道是一种西普共性?不过扩散明显强得多,我只早晨在手臂轻轻沾两下,据同事反应下午办公室里都是这股味,这是我第一次用香水被别人闻到问道。
- 在我手腕上开始是很明显的混合香料味,肉桂、丁香、草果……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油感,熬过这段时间后花香、桃、橙子的味道慢慢显现,但还是混着类似红花油的味道。后味其实还不错,但是前面太可怕了。
- 前调浓郁的醛香后面隐藏着微微的紫丁香气,沉闷具有故事感。中调的辛香料和花香脂粉香使整支香变得优雅瑰丽。后调木质香温暖安逸。时光从不败美人。好像一位身着宫廷礼服,戴着珍珠饰品的贵妇人,香气厚重而华丽。
- 说来惭愧,如今才是蝴蝶夫人第一试,特意买的沾棒瓶小样装。已经入了小的香精版,对比以后再写。
一股清凉凄冷的气质。桃醛影影绰绰,鸢尾用的很妙。一闻就是那个年代的手笔,结构清晰而骨肉均匀。除了因为是EDT的原因留香时间稍短,在有香味的时间内,主要的气味表达上不输古董的香精版。因此也不得不夸一下TW,修复的这些老香可能不一定能比肩当年盛况,但应该是胜于大部分随年月丰腴逝去的古董,实在是造福全球、善莫大焉。
香水本身我很喜欢,但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名字。《蝴蝶夫人》、《西贡小姐》之类的故事,简直就是裹小脚之类的陋习在白人社会的遗存。
- 很古老,很悠远的味道,一下子唤起我小时候的记忆,不记得在哪里有闻过,就是很熟悉,像是小时候妈妈用的护肤品的味道,脂粉味道在后期比较浓郁,适合穿旗袍的优雅女性,不适合小女生。
- 老香就真的是很明显的老香。带劲。但是前调非常明显的花露水/驱蚊水感觉。还蛮像陈皮。感觉比一千零一夜绿一点,潮湿一点,中性一点。有青苔感。不过只适合欣赏不适合穿/日常用,老香还是让它作为老香而存在吧。不会买正装。
补充:中后调感觉很温柔,有那种日本女人的纤细温柔顺从感。比前调好接受多了。算好闻。整体来说差距变化这么大,可以说是非常有层次了。怪不得有名。
- 这个香让我很纠结,因为我主观上不会想要拥有它,但是客观来说是一支层次很丰富很特别的好香。
前调浓郁的苦药味差点让我劝退,但不是一闻就想吐的味道,属于你闻到它这么苦,然后犹豫要不要接受这个味道。
中调有人说是酸梅汤味,笼统地说确实有点酸梅汤的感觉,但是其实层次很丰富。首先是淡淡的苦涩,和一丝凉意。没有闻出桃香,就算有也是苦涩的青桃子。有淡淡的花香,但不是盛放的花朵,而是花瓣凋零在潮湿的泥土上,传来的一阵阵幽香。让人忍不住悲从中来。远闻的味道没有那么苦,拨头发的瞬间传来的气息还有点撩人。
后调苦味变淡,花香逐渐占主导。但依然是凄美的,带一点苦涩和悲凉。
有人说这支香是忧郁的,我觉得不是忧郁,因为忧郁还带了点主观意义上的自我沉溺,这支香给我的感觉就是悲凉,是一种你主观上即使想要挣脱也无可挣脱的氛围。
总的来说让我想起黛玉葬花,或者日式美学的一支香,很奇妙的体验。
- 闻起来有一股非常哀怨的气息,前调这里的粉感很稍微有点刺鼻,配合柑橘一起非常具有年代感,闻起来是一种有微微刺鼻粉感➕酸酸的味道,有一丝酸腐感,特别少,然后就是花香,不知道是紫罗兰还是依兰的味道,不太喜欢,前调过去了中调非常美妙,有成熟桃子的味道,一轻轻一捏就出水的那种成熟度,一点点酸加上有甜味和粉感的花香,心情都变好了,娇兰太厉害了,前调中调这种情绪化的东西都可以用味道表现出来,针不戳。
- 老版的edt版本 是几款娇兰老香午夜飞行 一千零一夜 蓝调时光…中最喜欢的一款 对我而言接受度更高 橡木苔的基底 果香和花香的搭配 没有感觉到哪里忧伤 只感觉是优雅的老西普香 温柔又舒适
- 啊 西普!
经典的开头夹杂微酸的桃子多汁果味 柔和过渡到略带粉感的醛花 橡木苔湿润感一直在底色幽幽地衬着。perfecto。
虽然不是我的类型 但这个值得一个5星。
btw 后调一丁点公丁香让橡木苔整个都起来了 太绝了
- 朋友给我的试香。睡前穿着,一开始肉桂味道比较浓,带着陈皮的酸涩,盖过了花香,因为是个香水小白,突然一下有点懵,不知道是啥味道,然后又连着闻了好几次,逐渐开始慢慢有些花香和脂粉感浮现,给我的感觉是艺伎的老旧的木制首饰脂粉盒,里面有衰败风干到一触成粉的鲜花头饰、烧得焦黑的画眉痰笔、原本香味浓厚但因时间太久而香味越见消瘦的胭脂、结成块的白粉……又让我不得不想起小仲马笔下呢个看歌剧时爱吃果脯的茶花女,我是穿着睡觉的,第二天醒来手上还有淡淡的琥珀和香根草的味道。挺复杂也挺单纯的一只香,感觉不到哀怨和惋惜,只是感觉像是听当事人讲了个故事,然后听的人轻轻感叹:哎~原来是这样啊,不管怎么样也是个美丽的人啊……
正品购买途径
-
喜欢它的人也喜欢
-
包含它的香单
-
{{nose.cname}}
收藏{{nose.favcnt}}
-
-
批号查询:
* 批号打印或压印在瓶底与包装盒底部
* 用于查询生产日期,仅限该品牌 相关文章
香水传奇世家“娇兰”,曾用这些香水影响了人类历史!
香水怎么挑?从香调入手,吃掉整个夏天!
对于无法欣赏的香水,是否该放弃
一百年里的100款最佳香水: 畅销书作家带你重拾光阴的味道
母亲节香水选购攻略:献给妈妈的爱-
二手市场
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娇兰 蝴蝶夫人 Guerlain Mitsouko Eau de Toilette, 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