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 品牌:伊丽莎白雅顿
香调:花香调
前调:椴树花 铃兰 紫丁香 木兰 香柠檬 橘子
中调:茉莉 晚香玉 玫瑰 依兰 桃子 紫罗兰 公丁香 肉豆蔻
后调:麝香 鸢尾花 檀香木 琥珀 香草
属性:女香
调香师:Ann Gottlieb
标签:花香 白花 黄色花 清新 -
香水时代评分
7.76312 人评分
4星
3星
2星
1星
留香时间 (2650 票) -
最明显的气味
{{get_votes(x.uoodor)}}()
+气味投票香水简介
第五大道香水由美国Elizabeth Arden公司1996年出品,初调由紫丁香、菩提树花、木兰香、铃兰、中国橘、佛手橘组成;中调为保加利亚玫瑰、紫罗兰、茉莉、印度长梗玫瑰、桃花、丁香叶;基调则由琥珀萃取物、西藏麝香、檀香、香水草构成。 第五大道表达女性自信、现代以及智慧优雅的一面,适合现代都市中自信、时尚又追求个人风格的女性。瓶身设计线条简洁大方,颇具现代节奏感,以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为瓶侧的线条,优雅俐落。
视频与香水细节图查看全部
上传照片与它味道相似的香水
我要提问
最常问最新提问- 暂时还没有人提问…
一句话香评
推荐最有用最新说一句香水评论
推荐 最有用 最新 写香评- {{mydiscuss.content}}
- 大概六七年前吧,我送过我妈一瓶作为生日礼物。那时我还是个穷学生,连攒钱带练摊儿,凑了一百多块,咬牙买了大瓶的。她喜欢金灿灿的东西,大瓶的看着大气,体面,拿得出手。果不其然,125ml的瓶子,颀长,利落,高贵,摩登但不冷峻。树在桌子上,巍峨耸立,真像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我每每拿起它,都在上面留下我幼稚的指纹——我打心眼里觉得这瓶香水与我无关,我不用,也不适合我用。事实上,我妈很少用它,我也逐渐忘记了它的存在,就这么一放六七年。前几天看见别人提起,翻出来用,夏天晚上喷到被子枕头上,各种花香,浓淡刚刚好,弄得到处都是也不会觉得胸闷鼻塞。说也奇怪,我妈冬天过生日,她那时试了我觉得很温暖,现在夏天用了又觉得很清爽。这瓶只能用“好闻”来形容,像一位总是得体,温柔善良,但外貌气质都不出众性格也有点平庸的女士。其实这瓶一点儿都不“街”,毕竟9102年的大街上,行走的都是广藿糖水或者橙皮榨汁。
- 这是被大家熟知的香水。我之所以会收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在NYC第五大道的雅顿店闻了同名香水,被那种温存的花香给吸引了。大家都说街香或者成熟,我倒想起了妈妈,感觉很亲切。
在秋天使用金条一样的第五大道,感觉还是挺好。不知理由地觉得那种晚香玉的味道特别熟悉,让我想起旧时代里命运浮沉的女子,想起《孤恋花》。倘若影片中的云芳用香水,我觉得会是这一款。独立,大气,同时又有成熟女人的感觉,另外纯粹的芬芳至少可以取悦大多数男人。我平日不大用,但是夜晚读书的时候,常常喷一些在手腕,累了,嗅一下,仿佛就看到旧日时光,玫瑰灰色的。
它的前调有莲花,所以是清新,中调有晚香玉,于是有妩媚,尾调却是香草,沉淀出温暖,像极了女人的一生,从少女到女人,再慢慢在岁月里落尽了繁华,回归本真,于是可以用自己蹉跎了的岁月去把逐渐苍老的笑容打磨得智慧而温暖。仿佛杜拉斯那句,比起你年轻时的面容,我更喜欢你现在苍老的样子。
或许三十岁的时候,我会更喜欢用它。作为熟女,展现第五大道的风情万种。希望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被现实磨去心里的小浪漫小情结。
- 初闻第五大道是半年前偷偷喷的妈妈的,当时只觉一股微浓的小白花的味道,仔细一闻是茉莉的清幽带甜的香味,让我想起了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茉莉花树下站着一位慈祥微笑,系着蓝白格子围裙的外祖母,清风吹过,茉莉花在枝头也仿佛微笑办发出咯咯的笑声声....这场景可以如画,然而当时我也只不过一闻了之,原因无它,太平淡,前中后调变化并不明显,唯有茉莉的味道逐渐淡去,如同家乡风景连同外祖母的微笑慢慢淡出记忆。
然而半年后偶然再次闻到,在茉莉招摇强势的宣称里柠檬清新隐隐透出,不过很快隐去,仍只有茉莉独自谢幕。
连着一星期的阴雨连绵,而心情却灿烂明朗,慢悠悠挑出一件喜爱的薄外套,批上身的瞬间隐隐的清幽蔓延之鼻尖,瞬间为之倾倒。这时的茉莉如同华彩段后的结束句,不引人注目,不精彩纷呈,但却余韵悠长......
- 又是一支上世纪的老香,但却街香了这么多年。
第五大道,在喷上肌肤的一瞬间,你就会立刻理解它之所以成为街香,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件事。哪怕它因为成为了街香而让人嫌弃,但也无法抹去它本身美妙的气息。
我钟爱的百花齐放的馥郁花香调,妩媚成熟知性,让很多人都产生上了年纪的女人才适合的错觉。也许是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又或许是自己不自量力的自负,让我疑惑为何20出头的姑娘就不能驾驭这么美好的香。哪怕我也已不再是20出头的女孩,却还始终抱着一颗年轻的心。
非常钟情于第五大道的前中调,虽然只能识别为数极少的几种花香来源,但作为最终组合的气息还是能瞬间攫取我的芳心。
三调变化很明显,前调相对清新,因为有橘子与香柠檬的参与;中调则相对女人一些,因为晚香玉、茉莉、玫瑰的组合,有一点点皂感;尾调则以明显的檀香木香草为主,偏沉静。
作为一支性价比极高的香,它的价格低到极致,但香调气息与变化都值得满分评价。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留香不够持久了。但这么廉价的香水能持续2-3小时已经是与某些留香巨渣的大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 十分典型的九十年代香氛。那时候我还年轻,正满怀激情投入社会,笨拙地翻阅杂志追随时尚,最常出现的香水就是香榭丽榭、第五大道、珍爱、诗情……如今回头看来,这些香氛有着一致的特点:阳光灿烂的花香,清晰分明的三调,端庄,正统,人见人爱,都是为那种写字楼白领女郎度身定造,用起来满是优雅知性的专业感。那也正是一个端庄昂扬,全社会都抱着一种单纯的朝气在追求上进的时代,起码我感知到的是这样,不似七十年代的反叛,八十年代的迷惘,也不似如今的极端多元化,连香水也纷纷走向离奇的重口味方向。
真的是盛满回忆的一款香呢,虽然不是特别喜欢,也象征性地收了个小瓶留念。外形与香榭丽榭一样都以经典建筑为灵感,气息也都是白花香伴随清甜果香,以至于我很长时间对这两款香水分不清楚,详细对比之下,第五大道比香榭丽榭更为温和、淡雅,有专业感,当然也更缺乏个性。如今的孩子们很难再喜欢这样的一款香了吧,看评论里纷纷在说“妈妈喜欢”“妈妈用过”“妈妈的香水”,老阿姨不禁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 自己从大学实习开始就落入香坑,闻过了很多款商业香水,但是只有第五大道和迪奥真我的味道让我联想起我的妈妈。
我妈算是半个事业女性吧,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记得我妈妈一直都有化妆用香水(其实以前我爸爸也用)
所以这两款香水里面总是让我回忆起我站在妈妈梳妆台旁边写作业或者玩的时候,妈妈在化妆的时候乳液又或者是化妆品传来的味道,可是不喜欢脂粉味的人会不喜欢这种味道,但是从小的影响,我问道这个味道就会觉得很安心,觉得待在家里一样,也可能是因为读大学之后不长在家的原因,我妈在我心中强势的形象也渐渐变得温柔。
所以我在大学实习的时候的母亲节,就打算给我妈送一款香水,无奈对于刚出来工作不久的我要花一千多款钱去买一瓶真我,是真的舍不得。所欲这款和真我比起来的话真是太白菜了。毫不犹豫就买了这款。
而且这款香水刚喷出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点酒精味都没有,随着三调的变化出现不同柔和的花香气息,的确很借香,但是这也毫无疑问的反映出一款香水的成功不是么,接受度非常高,尤其是不喜欢冲鼻子香水味的人应该也不会觉得这款温柔的香气难闻吧?(反正我堂妹闻小雏菊都会头晕的人觉得这款挺好闻的)
可惜啊可惜,我妈妈并不喜欢这款,120毫升的在家都放了好几年都没有用到五分之一。
不过各花入各眼,这款香水真的很不错,适合妈妈用。
而且瓶子比图片好看多了!
- 这款香水在市面上已经流通了很长的时间,我觉得如果不是非常喜欢它的香气的话,只有那些不是特别追求时髦的人才会在2016年选择买1996年的香水。这应该是一篇最不像香评的香评,因为就本身来说,我从来没闻过鸢尾花,木兰,椴树花,铃兰这些经常在香水里经常出现的香调,即使闻过玫瑰,依兰依兰,紫丁香,我也未必能很好的记住它们的味道,但这并不影响我对香水的使用以及喜爱。
香水对我来说是唯一一种最不理智的,唯一受到广告影响的商品。我的意思是在购买其他商品的时候我会看它的口碑,它的实用度,唯独香水,我买的是它的理念,广告说什么我就信什么。比如这款第五大道,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的一条主要干道,是世界各知名奢侈品的聚集地,帝国大厦,中央公园,所有纽约甚至美国的象征都云集在这条著名的商业街上,所以这款香水给我的印象就是奢侈和时尚。但如果就香味来说,它的留香时间只有四到五小时,和高品质的香水比较相差太远,所以它的奢侈感都表现在了瓶身的设计上,简单大方的直线线条才是最经典,最时尚的,经典永远不会过时。据说瓶身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于帝国大厦。而金黄色的香水液体本身又和方形金色的盖子相称,一切线条都非常直白,简单,而又不呆板。
最后说说香水本身,它的香气比较普通,因为我分不出来香调,我只能说它总体的香味是非常清新,淡雅,朴素,甚至有一点点皂香,就适合人群来说,比较适合女大学生,或者刚开始走上工作的女白领,给人一种中规中矩,脚踏实地的感觉。我甚至产生一种联想,如果你刚刚换了一个新工作,在新的办公室里如果不想太引人注意,甚至树敌,而只想踏实做事情的话,这应该是最适合办公室的香气了。
正品购买途径
APP购买喜欢它的人也喜欢
-
包含它的香单
-
{{nose.cname}}
收藏{{nose.favcnt}}
-
-
二手市场
举报信息 ×举报用户:{{showobj.uname}}举报内容:{{showtext}}举报理由:请输入举报理由!{{tip}}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伊丽莎白雅顿 第五大道 Elizabeth Arden 5th Avenue,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