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 品牌:巴尔曼
香调:花香西普调
前调:醛 洋甘菊 白松香 英国金盏花 阿魏 艾蒿 香柠檬 柠檬 橘子 紫罗兰
中调:鸢尾根 康乃馨 水仙花 肉豆蔻 玫瑰 胡椒 鸢尾花 依兰 茉莉 铃兰 橙花油 肉桂 树莓
后调:橡木苔 香根草 檀香木 焚香 劳丹脂 广藿香 麝香 零陵香豆 琥珀 香草
属性:女香
调香师:Pierre Balmain
标签:芳香植物 清新辛辣 草本 木质 -
香水时代评分
8.4146 人评分
4星
3星
2星
1星
留香时间 (56 票) -
最明显的气味
{{get_votes(x.uoodor)}}()
+气味投票香水简介
香水灵感源于巴尔曼(Balmain)本人在70年代末的一个晚上,路过巴黎歌剧院,发现一位身著浅色丝绸长袍的美女而触发,其后更名为“Ivoire”献给她。“Ivoire是我为梦想起的名字,这是浑身包裹着珍贵丝绸的女性所拥有的名字。在我们穿过楼梯或小径之时,她会在黑夜中消失。”
视频与香水细节图查看全部
上传照片与它味道相似的香水
我要提问
最常问最新提问- 暂时还没有人提问…
一句话香评
推荐最有用最新说一句香水评论
推荐 最有用 最新 写香评- {{mydiscuss.content}}
- 1971年,尼克·德雷克发行了他的第二张专辑《雨过天晴》,他于1974年因药物摄入过量在家中去世。
1979年 巴尔曼经典香水象牙正式发行。
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总觉得两者似乎有什么奇妙的联系,个人认为专辑中纯音乐《Sunday》能很好地诠释Ivoire的意境。
长笛是飘拂的丝绸,是蜿蜒向夏夜森林的小径,一种金属质地的波动感。与前调的醛,还有洋甘菊艾蒿之类营造出的一种兼有药感和皂感的绿意能有很好的联想。
稍过几分钟提琴,吉他,三角铁渐入,摇摆感加强,节奏加快,而Ivoire初始的绿意减退,脂粉味的紫罗兰登场,像胡椒,肉豆蔻等香辛料初露微微的辣,短暂地想到甘草令人生津的微妙回甘。
副歌过后长笛曼妙依旧,却略带几分俏皮,香气仍在蔓延,略带墨的依兰缓缓绽开,就像几个轻巧滚过的悦耳转调。
音乐在逐渐低婉的长笛中落幕,这是滑动的夜的裙摆逐渐揭开,Ivoire也迎来清晨,香根草和橡木苔让人想起湿润的泥土和林间晨雾,以及回温的空气和苦涩的树皮。
如果用人来类比,Ivoire应该是忧郁而清高的女性,不太老也不太年轻,经历世事磨砺后变得温柔但仍保持着倔强的内核,如同《劝导》中的安妮·艾略特。
- 这支西普在我所有收藏里,好感度并不算排在前面。在我很久之前对它的印象里,它虽然是更合我胃口的花果西普,比较偏甜,但是我觉得,它的气质和我相差太远。不是我作为一个东北大妞太糙,而是它的味道太精致,精致到每次穿它的我,都萌生出一丝我不配的羞愧感。
为了研究西普,也更多的安利给那些不了解西普的朋友,我又把这个我认为能赢得更多好感度的香翻出来细细品味。然而,在我的手腕上,它呈现出了麻酥酥的草药感,吓得我赶紧去查了它的香调表:醛、洋甘菊、白松香、艾蒿……分明是一支坚硬的药感西普!那我以前的那个印象又是从何而来?正当我以为我以前的鼻子大概是有点问题的时候,我忽然闻到一丝悠悠飘来的,仿佛酒一般醇美的香气,正是我记忆里的那个味道,又连忙去凑近手腕确认,但闻到的还是药感。不信邪,又等了一会,那个香气又飘了过来。于是我有了想法,将它加大剂量点在我的锁骨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果然便是那极精致极美的甜香,令人陶醉不能自已。
这绝对是我近年来最奇妙的一次闻香体验了。为了比较准确的描绘,我不得不将我这两种嗅觉体验分别写出来。应该说,即便闻起来是两个味道,但它的总体气质是没有变的:精致。寻常的药香,要么极苦,要么粗糙,要么沉重得喘不过气。但是象牙的药感则是,微微的刺激,微微的粉感,微微的苦,各方面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没有一丁点出格。虽然整体效果好似在闻粗麻,但也绝对是质量上佳的麻。仔细想想,巴尔曼的确曾经是最好的成衣品牌之一。能把粗麻做出高定的感觉,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离远了闻到的甜香和直接对着瓶口猛吸得到的感觉是一样的,都美妙的好似琼浆玉液。如果说从昨天Y加点绿的桃子果香里能还能看到点性格,是一个看上去柔顺但绝对不容你敷衍的老板秘书,象牙简直是出身名门的深闺公主。你基本看不到她有任何情绪波动,优雅到让人有点生气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闻起来明明美得不可方物,我却无法真心喜欢它的原因,因为我做不到。于是我又再次凑近手腕,才体会到,哦,原来这位公主,也有耍小性子的时候;但是小性子归小性子,哪怕要哭出来了,下一秒在众人面前,她还是如同精美的珠宝般得体。
最后,回归正题,它依旧是一支属于旧时代瑰宝的西普。老西普的几大要素,甜酒能闻到一点动物感,药感则能闻到明显的皂感,但都微乎其微。同时,虽然有醛和白松香这两大看上去很“老”的成分,这支香水却并不过时。或者说,欣赏这支香水的门槛并不高。我不会把它推荐给那些老阿姨们,但那些在社交媒体大肆炫耀自己买了多少名牌包的年轻小姐们,不好意思,你们也不配。
- Balmain的另一款名香Ivoire,象牙。也是我特别特别爱的一款。象牙在前几年又出了新版,名字一样而已,味道完全不是一回事。这里讨论的是1979年的旧版。
同样是醛香西普,象牙比纪梵希三号要温柔低调很多,仿佛一个年轻时尖牙利齿,气势逼人的姑娘年岁渐长,变得圆滑了很多,在社交场合终于能够如鱼得水,然而那不经意间的一抬眉、嘴角的微微一撇,依然流露出桀骜和清高的本性。象牙这个名字正代表了香水追求的意象:一袭象牙色绸缎制成的、剪裁完美的晚装,线条并不繁复,适合年轻的神秘女子,象牙色的身影消失于黑暗的楼梯转角。
一上来就是醛的闷和辣,并不夸张。区别于其他类似香水,象牙在我身上一直有种微微的咸味,持续时间很长,我猜是肉豆蔻、胡椒、肉桂这些香辛料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些,象牙的高贵中始终蕴含着一丝俏皮,所以我说,适合它的并不是艳光四射的中年女神,而是初入社交场的贵族千金。象牙大体上也该归入绿西普一类,也有白松香的存在,但苦和冷的印象比起老版19号或者Vent Vert之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象牙的特色除了“咸”,还有“硬”,这个“硬”并不是清高孤冷,而是挺拔、金属感、略略的男孩气。后调里的檀香和焚香简直太妙,余韵袅袅,竟有宗教香的圣洁和慰藉感。
- Ivoire,PIERRE BALMAIN家出品,中文名字有的翻译成象牙,有的翻译成纯洁,差不多吧,象牙看上去就很纯洁,囧。。。PIERRE BALMAIN家好像是做时装的,现在应该也还在运作,我上网搜广告图时搜出来好多她家时装的图片,美得很啊~于是她家香水海报也做的很有时装范儿~
实际上,象牙也是个老香水,老香水的感觉往往是有些类似的,尤其是那些醛香开道的。看香调的话,前有佛手柑,后有橡苔,按理说应该是柑苔调,但是用在身上完全不是那个感觉。贯穿始终的毫无疑问是醛香。我觉得醛香压制性也很强,如果一个香水里有醛,那么它基本上就无处不在了。前调是明显的醛带着紫罗兰的粉感,一亮相的POSE就是老香水那传统的花露水+肥皂水味,然后过不了几分钟,水仙的气息和肉桂淡淡的甜味飘起来了,这里的水仙和CARON的黑水仙相似度70%,就是甜度要高一点,混合着鸢尾根的轻微的泥土气,很有生机的感觉。胡椒闻不到,完全没有辛辣度。其他的花香也暂时不突出,这段时间就是水仙挑大梁的。依兰的味道我需要到快尾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别的么。。。看来我鼻子还是未够班啊,泪目TAT。。尾香的感觉很丰富,檀木、香根草的气息明显,香草的甜暖也能感觉得出,广藿和麝香也好像能闻到一点,最可疑的是,我好像确实闻到了橡苔,可是它不是被禁用了么OTL还是说用的是替代的合成的香料?至于覆盆子,一脚踢飞!它不是一般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市场香的头香,用来打造“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形象的么?这里哪有啊?哪有啊?
象牙/纯洁这支香,扩散力和侵略性都不强,虽然有醛,但是十分低调,别说身旁的人了,就是自己不认真闻也不太闻得到。但是持香力其实不错。这两个貌似有点矛盾。实际上是这样的:象牙这个香的气息,不是那种一直一直环抱着你,随时能闻到的,而是呈轻烟缭绕状的,一会儿飘来一丝香气,一会儿有芳踪不见怅然若失。。。要是天迟薄暮时分用这个,很有点“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又像是《牡丹亭》里春香那句“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那种丝丝袅袅的香气。总之,很宁静,很古朴。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她古旧的缘故吧。有时候古旧不是坏事,相反,古旧的声声色色,很多是值得怀念的。
- 醛香,坚硬的绿西普,超爱!!
一上来就是很刺激的醛,对于醛这个东西,还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而我,是视它为白月光的那一类。橡木苔在这支老版的象牙里可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绿,土腥气(有种腥过头的感觉,我在现在的香水里再也没感受到过类似的橡木苔了)甚美!肉豆蔻的辛增添了一丝“体味”。要说花香多明显,我倒没觉得,因为醛太凛冽,橡木苔白松香又太绿,只依稀辨认出一些洋甘菊来。
我倒更倾向于那些性格大咧咧随性的女子穿它,她们看起来好似boy一般的洒脱,可骨子里却时刻流露出来的是一般女子所不及的迷人的女人味。
舍不得用,舍不得用,用一点少一点。
也不太好穿,既不适合OL也不适合周末的消遣时光,索性就在睡前喷一喷耳后,侍寝吧。
扩散留香都超棒。
- 拍断大腿,这种需要翻几个跟头才能想到的解题模式在现代香水里面基本失传。
醛花+用凉意的草药香气去模拟象牙色的丝绸长袍,然后用咸味的豆肉蔻,去模拟这些包裹着丝绸绸缎通体无汗但面颊微有一丝隐约红晕的女子。
锦衣夜行消失于黑暗,步履的节奏引导着丝绸的形状。
丝绸有他们自己探索的方向,他们想要描摹出一朵玫瑰或者是水仙的轮廓,在光缎的宁静中,花朵的呓语成为那个时代的回声。
我总是想到凯拉奈特莉那条著名的绿裙子,我想如果换成是象牙色的裙子。在走动时,缎面裙摆画出弧线,那咸咸的花香在缎面像破碎的镜面反射出点点繁星,莹莹闪烁。花朵仿佛在她脚下俯首。
白松香与橡木苔交织成这条裙子的风骨,仿佛经纬线般支撑起它的棱角。
这本应该是香水这个角色应该有的复杂和深刻,可惜他们跟随那个年代一起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愿意时间经历成本去还原脑海某个气味瞬间的人,可能在每个时代,都是稀缺且易碎的。
但我们还可以尝尝这种易逝且美好的时光的滋味,关键其实它并不贵。
u3
- 开头的醛算不上剧烈,但是刚上皮冷绿感出来得很快,但是同时也带着很明显的花香跟白松香,还有很多特别的菊科植物,有类似洋甘菊复合纯露的味道
前调冷绿稍微散一点之后的鸢尾根与其他的药甜又跑出来,基本上整体围绕着绿意醛感花香,后续多了一丢丢木质元素,稍微提升了点温度,轻轻点甜甜的菊类花香
总结:很复古的绿醛花香,要说的话,这里的菊科植物是点睛之笔,多了一点点灵动,很可爱
个人:80
- 十几年前刚开始涉足香水的时候买过新版的分装,那时候不懂什么香材香调,但也能感觉到是一支充满古典美的好香。十几年后总算香水入门,怀念起启蒙我香水之美的经典,于是入了新版,到手发现买错成了完全不同的小清新果香调象牙之水- -搜了一下发现新版停产之后几乎有价无市,毅然上eBay入了老香,好价拿下两支装。扩散度还是一如既往地弱,大概这支香水本身就是比较婉转低调所以其实闻不出来到底vintage装散失了多少。绿感前调很快就过渡到中调了,不知道是白花的吲哚比较重还是其他什么“肉感”香材的味道,动物感的骚香有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紫罗兰和鸢尾带来的干燥粉尘感,真的就是那种保养良好但空置已久的老屋子白色被单罩着的家具上漂浮的那层洁净细薄的干燥灰尘味,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的恍惚感。虽然整体扩散度可以说是差了,但持久度意外还挺高。
喜欢它的人也喜欢
-
包含它的香单
-
{{nose.cname}}
收藏{{nose.favcnt}}
-
-
二手市场
举报信息 ×举报用户:{{showobj.uname}}举报内容:{{showtext}}举报理由:请输入举报理由!{{tip}}香水时代APP
扫描下载香水时代APP
搜索香水名称,即可立即购买
巴尔曼 象牙1979年版 Pierre Balmain Ivoire de Balmain, 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