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小兔子在花园里啃胡萝卜。中调:树上掉下来一个橙子把小兔子吓跑了。后调:一阵微风吹过花园平静如初。
你的头发还没有干,但是你却懒得擦,只是把毛巾丢在一边。你的男人穿着灰色高领羊毛毛衣,坐在摇椅里读着书,腿上盖着薄薄的毯子。空气中有轻微的柴火爆裂声,还有淡淡的烟味。你走到他身边,坐在他的大腿上搂住他,并把你湿漉漉的头发往他身上蹭。他用书轻轻地敲着你的脑袋。
放久的鱼腥草。被烟熏烤的橡胶座椅垫。洪水过后的烂泥地。漆皮木烟枪。植物油止痛膏药。打印机漏墨。办公桌底柜深处的一捆新闻。
虽然我相信这里没有jo厨,但我还是要说,第一眼看到宣传画时,卧槽,这小哥不是承太郎么?!服装风格表情眼神都神还原啊,就连大金链(耳环)都还原了好吗?!!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后来买了分装试了后感觉这确实像是承太郎会用的味道啊,前调的柠檬柑橘负责清新,而罗勒迷迭香这样的香料则塑造除了一种辛辣的阳刚,分明就是一个不羁的少年,再怎么稳重成熟,也抵不住十七八岁那种年龄特有的爽朗。在中调,这样辛辣很快地沉淀下来,檀香木的主调配上各种香辛料和花香,杂合成一种沉稳的气味,此时各种繁复的花香和香辛料平衡得如此完美,你几乎无法分辨出单独的note(除了檀香),清新感还在,却变成了皂香那种安定的清新。 嘛,越说越觉得适合承太郎啊,从三部外表沉默硬朗不易接近内心却很温柔的少年,到四部六部有妻女之后的成熟内敛的学者。只是,“承太郎身上有一股名叫迪奥的香水味道”这个设定怎么看都不太对啊w 一句话:4,完美融合的经典。准备去入个大瓶,不知道我爸对这款有何高见。 季节:夏季,或者春季 人群:承太郎,以及承厨和各种迷妹【什么鬼啦?! 好吧,还有就是硬朗稳重,清爽利落汉子和妹子。
想写香评,正在边闻边措辞,想象这味道像雨后山寺什么的……突然瞥了一眼五岁儿子,咦,这味道我突然就知道是啥了!于是我把擦了京都的手腕凑到儿子跟前说: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儿子高兴的大喊:姆妈一家。 没错,连我儿子都闻出来了! 姆妈一家是我们这的室内儿童淘气堡这玩意和儿童淘气堡里的榉木池一个味儿,一点不带差的
看名字是个吓人的中药,而且还是血色的,如果爱马仕官方推一个中医养生类的广告,标题就写 “为了家人赶紧转!喷香水活到100岁的秘密!”,绝对刷爆中国朋友圈,销量杠杠滴。不过好在它的调香师是Christine Nagel,就是她调制了祖马龙 鼠尾草海盐、蓝风铃、伦敦雨系列等多款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清新作品。所以这款血色大黄也不出意外走了文艺路线,配方中包含了大量的红浆果,酸酸甜甜,清爽不腻,像一杯夏日里的果味碳酸饮料,喷在身上能把夏日里的燥热统统赶走。至于大黄这一味中药大家并不用担心,因为并闻不到厚重的苦味。
茶叶没怎么闻到,要茶叶玫瑰的请去找玫瑰花道,绿叶与荔枝把玫瑰衬托的鲜活水灵,如果说stella是介于女人与少女之间的玫瑰,那ps的这支就是真真正正的少女玫瑰,价格也非常适合少女,这个表现完全想不到这是一支只要一两百块钱的香水,不比猪马龙红玫瑰那种货色良心多了吗?还要啥自行车?就别贪心的要求做的出彩还要有辨识度了,那是另外的价钱
人生第22支香水。淘了个便宜,无喷头装大碗,自己灌进分装瓶用。之前我对各种青草气息都是拒绝的,雷点程度高于香草,仅次于紫罗兰叶。所以我对纯沁苜蓿,巴西雨林等绿叶气息突出的作品都无甚好感。香根魅力算是第一个我不反感的绿叶味香水,甚至可以说一闻钟情,非常喜爱。 香味线性发展,开头柠檬味与青草味扑面而来,不算很有特色,纯沁苜蓿同样也是柑橘与青草开场,当然因为有紫罗兰叶的存在,让我有些晕眩。不过香根魅力本身的平衡性相当突出,当柠檬青草的清爽快要化身空气清新剂的时候,酒味儿登场,瞬间扭转局势,增加整体深度,加之香根草的泥土气息,顿时增色不少。用一句话来描绘场景,那就是午后坐在柠檬树下喝着Mojito~ 持香时间6小时,娇兰又一款良心男香,TW到底还是有点水平的,不然也接不了JP老爷子的班。有了这支香,苦夏都不怕。
给分的话就给 4.6/5 (jo malone全线第一支让我感到较为惊艳的香)还是有一些缺陷的 想写这篇香评真的已经很久了 这瓶橡树与榛果真的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个味道 冷冽简单干净 但不生硬 * 像刚锯开的新木 前调微苦涩刺鼻 中调木质感的清新柔和 后调带了一丝暖甜 其实比起女生它更适合男生 虽然写着是中性香 不过同系列的红醋栗会更加柔美活泼 可是它也并没有普通男香会那么直接的给人一种“这就是一瓶男香”的感觉 干净和冷感不像clean家暖冷棉真的只是皂香 后调的橡木相对比较柔和 出门前拿这瓶往手腕上喷了两下 绿榛果味没几秒就散去了 雪松味铺面而来 (就是隔壁那位评论红醋栗的妹纸说的 一股类似于烧香的雪松味儿) 中后调橡木味儿很柔和但没有脂粉感 干净同时慵懒的味道 * 前调较短 但是说真的是有些刺鼻 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有一次喷被朋友说有点冲 整体来讲也没什么大层次 还是jm一贯的相对单一 但可能也是这份简单干净突然戳中了我的心 经过一天的嗅觉疲劳之后 这瓶真的给了我一种最直接的归属感和放松 (试试冬日冷天雪天喷这支 简直一绝!)
国人对甜品的最高评价:甜但又不那么甜; 所以我对这款的评价是:香但又不那么香。 非常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
故事讲烂了就不讲了,只说香水本身吧。 一千零一夜恐怕是我唯一一款盲撸了大碗还在路上又跑去专柜喷洒到手腕上的香水。 香调很丰富,却没有一种香料显得突兀,所有的香料都配合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这是一种与爱人肌肤相亲无需言语的水乳交融的欢愉,是遇上后完全不需要磨合期的挚爱,是眼神相对、两心相印,正是那王与后的写照。 可惜雅克娇兰早已作古,若以他的天赋异禀用香水来勾勒范蠡与西施、隆基和玉环,还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后主李煜,不知会是怎样一种意境。
看大家都没有具体描述这款香水的结构与元素组合,可能的确是因为太美太丰盛。组合太平衡难以分辨。 总之,我已经尽力去描绘,希望有帮到大家闻香。 Ps:禁止转载。 第一感觉,真的好闻。这款香水不沉重,也没有雷,所有元素都很平衡,且该有的都有。整体的感觉上,成熟,华丽且不失内韵。偏花木质,但不像满堂红清新,而是更加成熟。 隐隐约约有一种加醛加花果香的狂恋苦艾的感觉。 说几点亮眼之处,其他香水要是有一个,我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说实话,这个醛加的真精彩,一上来就是神来之笔。要知道醛的香水很多,但是能够这样提升清新优雅气质,恰到好处的感觉,确实不多。 最核心的,恐怕还是这款香水的木质感,被脂感融化之后的木质气息,柔和而绵长,深情而优雅。 其次,在整体的花木清新香气上,胡椒用的非常漂亮,并没有增添热辣的辛感,而是运用胡椒的辛感,提升了花香与木香的高度,提升了他们的清新度。换句话说,没有什么花木香味可以达到这个高度,而通过胡椒的搭配,它做到了。 也可以说,这款香水的立体感结构感很棒,撑的不是很辽阔大幅的那种山水篇章,但却是个笔直挺拔的人。 本身而言,鼠尾草与薰衣草我是很喜欢的,本身我个人对馥奇香型都很喜欢。主要是因为这几个香料贴人,非常迎合男性特质。也能凸显温情、知性等气质。有它在香水就更耐穿了~ 娇兰这个家伙,真的是,要么就不喜欢,要么就是你的best。 一上皮,清新的醛味带着薰衣草的亲和柠檬的清新,令你不由得深吸一口。隐然此时可以闻到紫罗兰与苦橙叶的气味,胡椒的辛辣,广藿香的凉爽广阔,还有许许白花跟清新的老鹳草。 很快的醛的气息就褪去散掉,清新辛辣的绿叶气息与香辛料出现,杜松子打头,在它之后是胡椒与芫荽籽,这个时候整个香水变得温热起来,花香也凸显,老鹳草广藿香与鼠尾草还是叠交融合,辛辣的胡椒芫荽渐渐凸显,并且带来木质于树脂感。这个过度虽然明显,但却非常流畅不突兀。木质打的很散很薄,你几乎闻不到是什么材质的木,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最近鼻子不太好。而后就是辛辣的感觉与树脂的感觉。树脂给木质垫底,让木质仿佛有了根,显得不单调。而胡椒给木质提升,再加上鼠尾草薰衣草等花香气息的萦绕,让木质拔得高,开了花。 另外鸢尾根的出现,我觉得也是比较晚的,至少上皮了二十分钟吧。在木质之后,很像胡萝卜的味,还带了点苦感与类皂感,给整个木头又一次的新鲜感,这很关键。其次,也让整个木头变化了一下,更耐闻。 闻到这里,我觉得,这就是一颗英俊浪漫的树。要说是什么树,当然是檀。它落叶乔木,木质坚硬,木香悠润,令人舒缓而神往。而广藿香,使得整个围绕木质的气息变得气场广阔,广藿香的出现,让它更足神韵。 尾调柔和,檀木琥珀,所谓脂粉味,我觉得这个概况并不正确。说什么脂粉,无非就是淡花香与粉末感。这些东西在木质主角的支撑下,毫无粉腻可言,整款香也一点不娘。 在这之前,并没有闻到特别的橡木苔气息。我甚至没有闻到它湿漉的气味,整个香水我觉得是清新而干燥的,但干燥归干燥,树脂的润,无需多言。 而在鸢尾根出现的大约五到十分钟之后,湿漉的橡木苔气息出现了,整个木质又变得清新湿漉,而此时的清新与第一番醛的清新与第二番胡椒提升花香的清新不同,这次的清新你能够闻到,它就是在地表的那种清新,湿漉漉的橡木苔的清新,广藿香在这第二番第三番的清新中,都也起到了作用。鸢尾增添清苦,广藿橡木苔增添清新与湿漉,生姜使得香水不水腻。基调的麝香很明显可以闻出,伴随琥珀与胡椒的辛辣气息,非常性感诱人。 这款香水的一波三折,三调韵律,如龙回头摆尾,一而再三,且不失优雅,从不重复。三调的香水,娇兰真的是做得棒,是我心目中best。 两个小时以后,还是可以闻到麝香琥珀与胡椒的气息,偶尔还能闪过类似另一种醛的味道。 四个小时以后,基本上可以闻到琥珀与胡椒的基底,微燥,木脂感润泽,很暖。 这款香的留香时间并不是很长估计也就是四五个小时,扩散度还行。 这款遗产我觉得没有多挑人,就看有谁会欣赏。 下面说一下老版的,我自己拿到的是125ml没喷头的版本,瓶子质感什么的都不错,应该当时也是作为主打来推出的,而不是现在的商业线。 就论香水的架构而言,实际上老版并没有新版均衡,这一点上可以说四代目也是有所功绩的,而老版最大的特点就是凌厉强势,气息锋锐感很强,更加霸道。 这种霸道强势的直男香还带着细腻与优雅,雄浑而馥郁,论手笔与高度,比爱慕之流不知道高出多少倍。果然三代目是顶级调香师,真无出其右。 中后调的烟熏与木质因为胡椒的凝重也更显敦实,核心更加紧凑。 实际上整个留香扩散也要优于新版,不过不过无需执念,老版更华丽大气,而新版更加柔和优雅,价钱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囤几个新版简装不为过。 ~~~~~~~~~~~~~~~~~~~~~~~~~ 感谢关注,所有香评均出自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来先发发牢骚,每次看老香的评论区总觉得很心累,感觉不是来找香水的,是来接受教育的,两三百的东西还被要求“读懂”,不然就是“跟风”,让我一脸懵逼,上一个质问我有没有真的读懂的人,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香水这个东西感觉也和做阅读理解一样,作者对自己写的文章的理解可能还没出题人来的透彻,调香师对自己做的香水可能也没评论区的“大神”懂,所以也不知道读没读懂香水到底是谁说了算?读懂了是清华会给我发录取通知,还是娇兰会给我发工资?必定还会有一大堆娇兰老爷子的创作历史,像看了一期艺术人生,感觉比调香师本人还清楚他的经历,啥细节都知道,然后不管是香水名字还是调香师名字,必定要都用英语全称,还反复的用,又感觉读了一篇博士期刊论文,人家论文第一次出现写全称,下文都还用简称代替呢,好家伙,博士论文都没你严谨,然后大部分香评看完了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个啥味道,只能买回来自己感受,结果很多老香一闻上去就是满满的年代感,感觉自己皱纹都要长出来了,闻着累,心更累,我认为不管是老香还是新香,本质上都只是气味取向里的一种,真没必要搞得这么严肃,还对大家提出那么多要求,调香师本人未必都有这么傲慢,杨笠在《脱口秀大会》里对蜜汁自信男人的一句揶揄诚不欺我,“这个人只是单纯的来论坛里找香水的?不可能,ta一定是想从我身上学到点什么”,牢骚发完了,那我就跟着楼下的老师一起学习吧~ 在娇兰男香三剑客里,这支虽然也有点老气,但相比较而言还是最符合我胃口的,香根草烟草皮革一闻就非常的man,应该算是香根草主题里最硬核的香水之一了,当然,老香的锅底还是在的,麝猫香橡木苔这些东西一个不缺,不过好在存在感不是很强,我完全可以接受,看上去那么多香料,但几乎全都是为了衬托出主角而服务的,完整的展现出香根草的木质与土腥,如同勾勒出一个男人粗旷的线条,不像其他香根草闻上去还有很多柑橘和花花草草,主题明确,不拖泥带水,性价比高,是这支的最大优点,老师,请问这样算不算是“读懂”了?(举手) 同时也是三剑客我觉得最好穿的一支,但也仅限于部分中年及以上的男性,作为老干部的通勤香效果杠杠滴,而其他人群想要驾驭伟之华的话,年纪,阅历,气场,你总得有一样吧,或者哪怕单纯长得老也行,不然会给我有一种偷用爸爸香水的捉急感,适用99%场合的说法我不太能苟同,起码我这个年轻靓仔肯定不合适,也不知道论坛里的大家都芳龄几何,不过人家说的是“男人”,可能压根儿就没把我算进去,哭哭,那我暂且认为自己是“男孩”吧,或者我就是那1%,总之就不傻呵呵的把“男人”的味道往身上喷了,等年纪大了有的是机会用,不过按照这个理论,我倒是可以配出好多这样的组合来,便宜的有墨恋和4711古龙,中等的有大地和橘绿,贵的有梧桐影木和奥恩诺托,不管你是学生党还是土豪,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我要比它多0.99%,99.99%吧,老师,请问这样算不算“举一反三”?(举手)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是机油味儿的,过于真实,我现在回不去了,满脑子都是抽着烟的汽车修理工,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永远洗不干净的黑色机油,想开口叫一声“师傅”,好了,现在蓝翔三巨头的味道凑齐了,大地是焊接的松香味,伟之华是车间的机油味,肥胖电工是烧焦的电线味,你想好要报哪个专业了吗?
其实与其叫香精版 不如当作一个衍生版来出 因为在留香和扩散性上其实并不比EDT强甚几分 同样是渣的不得了 但相对于原版来说 棱角要温柔一点 过渡变的平滑可亲 个人来说最是喜欢的JCE的作品 便是EDT版的大地 橘皮酸涩 胡椒辛冷 广藿香清苦 香根草干腥 组合在一起 一如龟裂干燥的土地一样 香如其名 名如其意 嗅觉上颇有冲击力 至于这个香精版 削掉了胡椒 削弱了香根草的泥土感 而保留了干草的味道 广藿未变 而多增药质的香脂 如果说原版的EDT是干旱的土地 这一版却可以说是沃野千里了 透着一种湿润饱满的劲头 若说易穿 香精版当属最佳
冲这个气势,破例给它升一星。我喜欢这种类型的香水,富含树脂和木香的红棕色液体,但是我不太喜欢花香调。还不太喜欢东方调中出现像树苔。但是它的平衡感要比ck的obsession好很多了。在这篇里,我想说一下香水的“贵贱”和“化工感”。香水并不存在贵贱一说,你所闻到的气味只能说悦人还是不悦人,对象也只是对于本人而已,至于闻起来高贵或者廉价这样的字眼,最好不要轻易这么评判一个作品,对调香师很不尊重。你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别说廉价,你没权说别人的作品值钱还是廉价。还有化工感,我真的不明白什么叫化工感。如果你说化工感那么香水本身就是一件化工产物。连水都是化学元素,这么说不是很可笑吗?你可以说平衡感有缺陷,或平衡感很不好。比如安娜苏名声在外的蓝色淘宝,表现的本来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味道,是一件气味作品,而且是一件很成功的气味作品,平衡感非常好。不要因为审美疲劳了就用化工感这么难听幼稚的字眼,可以说容易闻腻或不耐闻,或者表达出你是对哪里产生了不悦的感觉,应该如何改进。不要给人一种很难伺候的客人一样的感觉。挑剔要有挑剔的资本。
南方金桔。露水薄荷。装修样板房。展馆冷气口。植物桐油漆。梅雨季后的藤摇椅。池上三两点花瓣。长褂儒生。青绿竹笛。广东人李先生。
Vol de Nuit,它并不是我拥有的第一瓶香水,却是我自己买的第一瓶。整整十年前,托我爸把这瓶15毫升的香精从香港带回来。 相比“午夜飞行”,我更愿意叫它“夜航”。这个名字对我而言的意义,远不是一本小说,或者一瓶香水那么简单。十年间陆续收了五个版本的小说,四个版本的香水,包括昂贵的复刻版香精。真爱大抵如此。 娇兰是真正读懂了圣埃克絮佩里的,香水里那彻骨的寒意不是什么“在云端俯瞰人世的孤独”,它压根就不是讲飞行员的。这是一个有关勇气与责任,选择和放弃的故事,没有什么小王子的矫情,只是一将成名万骨枯。 -------------------------这是正式“香评”的分割线---------------------------- 好的,现在让我们来好好谈一谈Vol de Nuit,谈一谈《夜航》,以及圣埃克絮佩里。 圣埃克絮佩里不是安徒生,不是格林兄弟。别因为他写过一篇《小王子》,就认定他是一个“浪漫的”童话作家。童话在圣埃克絮佩里的文学创作里只是很小一部分。更适合他的标签,是冷静的冒险主义者,严肃的梦想家。 圣埃克絮佩里本人更不是很多《小王子》粉脑海里自我代入的那个形象:平生坎坷、多愁善感、爱情受挫,各种求之不得——此处容我先翻一个遮天蔽日大白眼——恰恰相反,这人出身贵族,受高等教育,一生平顺。大概是太过平顺才铸就了他热爱冒险的性格,在那个年代,驾驶飞机绝对是项玩儿命的极限运动,是属于追求刺激的贵族少爷们(别人想玩也得玩得起啊)的游戏。 圣埃克絮佩里确曾参加空军,但时间不长,且他参军的时段正好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以他的大部分飞行生涯其实是在邮政航线上度过的——放到现在,说白了就是给顺丰工作——但那时航空业刚刚起步,任何一段新航线的开辟,无论军用还是民用,都潜藏着巨大风险。恰恰圣埃克絮佩里一生最迷恋这种开拓未知世界的冒险,从北非到南美,他是真的见过风沙星辰,飞过苍山大海的人。 回头说香水。如果这瓶的名字就叫“圣埃克絮佩里”,你把它代入小王子的情节完全可以,毕竟那也是他的作品之一。可这一瓶,它明明白白地叫“Vol de Nuit”,是的你不可能在书店找到一本叫《午夜飞行》的小说,因为它自打被翻译成中文,就一直叫《夜航》——不管你信与不信,它的中文版初版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出生。 至于《夜航》讲了什么,安德烈•纪德在序言里用一句话概括:“我尤其感激作者的,是他提出了一个不同凡俗的真理,这就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责任的承担。” 对一部中篇小说而言,《夜航》里金句的密集程度是我所仅见的,那些句子简洁、锐利、掷地有声—— “‘规章制度,’里维埃想,‘像宗教仪式,表面上荒诞不经,不过可以造就人。’显得公正或不公正,里维埃并不在意,这些词甚至可能对他毫无意义。 对他来说,人是一团尚未形成的蜡,需要塑造。需要给这块材料培育一个灵魂,创造一个意志。他这样严格,不是要他们受奴役,而是使他们升华。每次误点要罚,他办事有失公正,可是他鼓动每个中途站保持起飞的意志;他在创造这种意志。他不让大家看到天气阴霾像得到放假休息那样高兴,这使他们常备不懈。 这些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工作;他们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不讲情面。 ‘这些人,’他想,‘可能就要消逝,否则可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我以什么名义把他们拉出去?’他以什么名义剥夺了他们的个人幸福?法律头一条不就是保障这样的幸福吗?但他把他们毁了。也总有一天,天命难违,衰老和死亡会比他更加无情地摧毁他们。可能,有什么东西需要拯救,而又更持久;可能,里维埃的工作就是在拯救人的这一部分吧?” 是的,这才是《夜航》真正的主人公——航空公司的经理里维埃,一个灰色头发的小个子中年人,而非那个拥有漂亮胸肌的年轻飞行员法比安。《夜航》的全部故事发生在一个短短的夜里,简而言之就是:天气恶劣,但里维埃坚持飞机必须起飞,航路不能中断。一夜之后,里维埃依然是公司经理,法比安再也没能回来。 试想这种事如果出现在今天的社会新闻版面,会招来多少横飞的板砖。这不就是个混蛋领导为了保全自己的官印拿手下人当炮灰么?但《夜航》之所以牛逼,值得高贵的娇兰单独为它出一款香水,在于圣埃克絮佩里能把这件事解释得完全合理。岂止是合理,他有本事让每一个活得不那么浑浑噩噩的年轻人在合上书之后觉得——我也想当法比安。 毫无疑问,法比安身上有圣埃克絮佩里本人的影子,发表这篇小说时他30岁,新婚,书中年轻的法比安则是“刚刚结婚6周”。就连他最终的归宿也与法比安一模一样——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失踪。 只是与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不同,圣埃克絮佩里并非“死于二战期间的一次南美夜袭,和飞机一起消失于夜空”。他死在自己的祖国,一个盛夏的正午。60年后,他的飞机残骸连同一只刻着他名字的手镯被渔民偶然打捞了上来,地点就在著名的马赛小海湾——地中海最美最壮丽的一段海岸。那一年击落他飞机的德军士兵还活着,此前从不知道自己击落的是谁。那个德国老人说,如果知道,我一定不会开火,当年我正是受了他那些飞行文学的感召才去报名参加了空军,他是我的偶像啊——这大概是对圣埃克絮佩里那些极具煽动性的文字最讽刺的赞誉。 我们中的大多数,这辈子也没机会成为里维埃,但在我们年轻时,往往要面对是否要成为法比安的选择题。“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天,因为某些事,这两句话总被口号般一次次提起。我在很小的年纪初读《夜航》,也觉得法比安是为里维埃死了。不知道真实生活里,谁是圣埃克絮佩里的里维埃,但那些文字里对于这个人的仰慕,根本无从掩饰。士为知己者死,多么壮怀激烈,死得其所。多年后再看才终于明白,法比安是死于信仰,和里维埃一样的信仰,对于规则与责任的信仰,对于目标与行动的坚持。“为君死”三个字太轻飘了,他辱没了法比安的牺牲的价值。 按照通常的观点,里维埃那样的领导绝对是个噩梦。用安德烈•纪德的话说:“他本人不行动,他指挥别人行动,把他的道德灌入飞行员的心底。他做出的决定不可抗拒,不容许软弱,稍有差错就要受到他的惩罚。” 他要求手下的督察员,对所有不能准点起飞的航班都要扣准点奖。“遇到不可抗力也扣?遇到大雾也扣?”“也扣。” 他毫不留情开除一个工作了二十年,“装配过阿根廷第一架飞机”的老工人。“可是先生,那些年轻人……检修厂的年轻人,会笑话我的。”“这个我管不着。”而后还振振有词:“我粗暴辞退的不是他,是错误。这错误可能他也负责不了,但是通过他发生的。” “‘这个航空网的面貌很美,也很凶。它夺去了我们不少人——不少年轻人的生命。’可是,对里维埃来说,目的高于一切。” 在“伟大的事业”面前,个人幸福不值一提,也不值得追求——这个价值观一直让我觉得,圣埃克絮佩里如果生在德国,八成也就是个XX了。 重读《夜航》,看到一段之前一直被忽略的话,忽然觉得心有戚戚——它恰恰是写法比安的,在一千七百米高空独自面对暴风雨的、生死未卜的法比安—— “他想起自己陷进了重围,结局好也罢,坏也罢,都要在这片黑暗中见分晓了。这是真的。他有过几回,太阳升起时,相信自己是在死而复苏。但是,又何必眼睛死死盯住东方——那个太阳生活的地方:他们之间横隔一个黑夜,这么深阔,哪里过得去。” 我会永远感谢你给了我面对黑暗的力量。然而,若是你一手创造了夜,凭什么叫我赌上生命,独自飞翔。 一篇香评为什么要拉拉杂杂写这么多?一是为了给自己过去的十二年一个交代,那些对的,错的,回来的,回不来的。不得不承认,《夜航》对我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那香水根本不是喷在皮肤上,而是流淌在血液里。它治好了我的飞行恐惧,同时造成了我对其他一些事的恐惧,终生的、更深的恐惧。二来,如果你没看懂《夜航》,恐怕也不会理解午夜飞行,无法理解香水中那彻骨寒意的由来。 ----------------------------这是小说与香水的分割线------------------------------------ 正式说香水。午夜飞行的起承转合并不非常明显,但结构之精巧、用料之考究足以载入香水史册。用LT的话说,午夜飞行是那种“基准香”,闻过很多杂七杂八的香水鼻子都要失灵之后,得赶紧回头闻一下午夜飞行,它就是“好香水”的定义。 午夜飞行我有四个版本:复刻版香精、15毫升的小方瓶香精、EDT和古龙水。复刻版香精从未开封,说说另外三个版本。 古龙水:洒在手腕上的瞬间就很复杂,佛手柑混合着话梅味道,有香辛、水仙、清苦的药汁。只觉深入骨髓的凉,像一个“与我无关”的眼神。这个阶段非常像蓝色时光,特别是那种类似腐败油质的味道,是芫荽的作用吗?但是比起蓝色时光,午夜飞行清心寡欲的气质更少,更艳帜高张些,花香的存在感更强。众花之中,属水仙最为强势。随后古旧而酸涩的“话梅味”再度来袭,那贯穿其中的苦涩,终于意识到是白松香。腐败的油质感还在放大、放大,鸢尾古板严肃的土味显得有点躁动,总觉得背后有香菜籽的存在。 中调里,各路花香登场,玫瑰、茉莉、粉茸茸的紫罗兰,可这一切混合起来,谁也不突出,谁也不抢镜。统统让位给那严肃的主题和冷调的质感——即使有机会与他携手向花间,那人也依然板着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味道几乎没有变化,犹如在平流层飞行。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是各种香辛料,五味杂陈,然而凝聚起来还是苦,和凉,没有任何感情的寒凉。后调的香草和檀香,原本该是带着甜意的组合,深吸一口气还是觉得寒侵大脑,冷入骨髓。三个版本里,古龙水无疑是最锐利,最凉薄的。 EDT:油脂质感比古龙水更加突前,紧接着是酷似jicky的锐利青翠的香辛,然后又是油脂,比古龙水更稠厚的腐败油质感。花香出来很早,这一次最突出的是紫罗兰,还能分辨出一点点玫瑰的影子。整体比古龙水要柔软很多,花香感重,凉意浅。 整个中调里,花香不断放大,端方的百花香气,教科书般的东方花香调。接近后调时,茉莉的身影异军突起,压制住了其他花香。终于能体会到白松香的存在,但只是一个远远的模糊的影子。 EDT在三个版本里是最温柔的最“好穿”的,个性相对没那么鲜明。但它仍是午夜飞行,不要因为那瞬间的柔情万种,就忘掉它骨子里的寡情与寒凉。 香精:瞬间的酒精味散尽后,居然迸发出成熟以至于腐熟的果香。沁凉感反而没那么强。然后油脂味被一双坚实的手缓缓托出,远不像那两个版本那么突兀,甚至带有粉感。终于意识到,它就是白松香啊,严肃的,坚定的,板着脸的白松香。接着是庄严的香草,对,庄严,这味总让人想起奶油和冰淇淋的香材,在这里竟显出一张无比成熟甚至古板的面孔。粘稠的龙涎香加入进来,两者的组合居然不甜、不轻、不纯、不女性化。之后“呼啦”一下,苦感占据上风,是稠厚绵密的苦,强烈的西普质感。 而那凉意是隐藏在媚气的花西普背后的,像一双盯住你脊背的眼睛,像深秋一座破屋里,四面八方渗进来的躲也躲不开的凉风,冻不死人,但足以寒透一颗心。 只有香精版能感受到皮革的存在,开始只是个影子,中调以后才慢慢明白,为什么说午夜飞行是皮革香的代表。与花香西普余韵的衔接极为自然,这个皮革显著,却不突兀,和其他香材融合得太过完美,极度和谐,让你觉得这个时候,唯有它的出现才是最合适的。犹如那些你生命里真正重要的人,他们出现的时候往往不是张牙舞爪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要到多年之后回首,方才知道谁才是影响了你、塑造了你的人,谁才是你生活里真正的主角。 越到最后越凉,这凉意中有妖媚气,藏着不为人知的一个眼波。香精版绝对不艳丽,不肉欲,但它的香气始终在蛊惑你做一些不计后果的冒险,或者说一场豪赌。其实这才是对勇气的终极考验——在一切仿佛就要豁然开朗之际,留下或是离开,到底哪个更难?
又一个不那么高端的品牌拥有最顶级香水的例证,倩碧不但拥有红极一时在欧美几乎人手一支的Happy,还有这支公认的女王香Aromatics Elixir。芳香不老药,听着就像是Transsilvania山中德古拉伯爵豢养的那些齿白唇红既美且狠的女吸血鬼——其中有一个是莫妮卡贝鲁齐演的。 真正的美是超越时间的,贝鲁齐本人就是例证,二十多年之后,虽然脸上的皱纹已经不少,在007幽灵党里面一身丧服出场十几分钟,一举手一投足依然是特罗伊的海伦的气场,把那正牌邦女郎衬得犹如一块农家乐餐桌上油腻的肥肉。所以在面对“什么香水能让我显得年轻”这个问题时,我总会反问,亲,你希望自己立刻变成20岁的凤姐,还是50岁的莫妮卡贝鲁齐呢? 因为恐惧未知而恐惧死亡,因为恐惧死亡而期望长生不老——这是人类的天性。每到岁末,这恐惧更会传染、泛滥、膨胀,就像昨天那个莫名其妙的“晒18岁照片”活动一样。恕我直言,翻遍整个朋友圈,那些现在依然好看的人,没一个响应这个活动,而所有翻箱倒柜找照片,甚至一发就是好几条的,无非为了向新认识的人证明“我以前真的没有这么胖这么丑啊!”多么可悲,你已经输给了自己,输给了时间。 老和美从来就不是一对反义词,甚至有那么一部分人,老了之后反而更好看——容颜上的优势磨灭之后,气质上的优势才会彰显。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国的两个伊莎贝尔,相差两岁的于佩尔和阿加妮。年轻时候的阿加妮,论美貌服过谁,临去秋波那一转,镜头都为她破碎,同期的于佩尔却总是演带黑框眼镜、头发稻草一般的古板老处女;可是年过60,清瘦、傲气,高扬着下巴,穿剪裁考究真丝衬衫和风衣的于佩尔阿姨忽然成了整个欧洲的风格偶像,在电影里和不同的小鲜肉谈恋爱,阿加妮却简直让人不忍心看了…… 所以,对女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不老药”呢?是能让你增添气质和神秘感的东西,而不是给老黄瓜刷上绿漆。当你不再年轻,最可怕的无过于“装嫩”二字,身边太多年过三十甚至四十五十的女人,还在固执地穿大牌打折的爆款卫衣、起了球的大红毛呢超短伞裙,在朋友圈发拼命磨皮拉腿的美颜照……脸上身上每个褶皱里都写满了“我不甘心”,简直令人唏嘘。 倩碧的这支“不老药”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原因也在于此——它绝非让你闻上去像一个18岁的少女,而是让你心生敬畏,深知不到30岁,这个味道根本撑不起。进而让你不再恐惧,甚至开始向往慢慢变老这件事。 醛的皂感是第一印象,有腥甜的气息,让人没由来地想到鲜血。紧接着药感扑面而来,幽凉,却质感醇厚,并不像午夜飞行那般似夏夜凉风。 不久之后广藿香奔涌而出,如潮湿泥土般纯正的广藿香,整体是暗沉的灰色调,简直让人厌世。这广藿香出现之早、之纯正,几乎会误导鼻子,让人以为这是一支单一广藿香。 但是一进入中调,花香灿烂地迸发,极洁净却又极雍容,简直如散花天女,宝相庄严,并没有哪种花香是特别突出的,这个阶段非常神似Vivre——它们两个正是同年问世的。接下来味道渐渐发咸,和一点点酸,像是一个端庄的大美人轻轻一撇嘴,有那么一点点刻薄,却更添了风流宛转。 这酸起初带有花粉油润的质感,很青翠,一扫前调的灰暗沉重,十分明亮轻盈,很有Chamade安稳的神韵,正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如何争取的女人。渐渐的,同样是酸,主题却自然过渡到鸢尾根与橡树苔。皂感在这个阶段再度回头,洁净,带着苦意。这皂感里有醛泡沫般的潮湿阴沉,和鸢尾根干燥粗砺的土腥味。 后调就是纯正的橡树苔了,坚实又哀怨的橡树苔,拥有点石成金魔力的橡树苔,一点点檀香增添了圣洁的意味。在Z14、盐之花、男DIA之外,我的另一支美妙的药汁西普。不老药应该算是我拥有的最具药感的女香,和Diptyque的三重水堪称一对邪恶阴郁却风华绝代的璧人。 顺带一提,IPF也有一支“美第奇家的灵药”Elisir De Medici,架构和气质与这一支非常相似,也是精品,何况Medici这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改天再写。
买了瓶100ml的。然后有一天早上我一提瓶盖,pia唧、啊~!我的妈妈哟这可是我心爱的香水啊、、、心也跟着碎了一地!然后开始疯狂地挽救,抓起来就往身上抹,胸、背、腰、屁股、裆、胳肢窝、荒乱中还存有那么一丝理智,涂的都是不会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抓不起来的就用纸巾吸起来扔进了鞋里。然而这完全挡不住我变成一瓶行走的蒂埃里·穆勒!你可以想象一下我挥舞着两只满是香精的爪子就去上班了~
十几岁在河北打工的时候,挖沟,钻孔,爬梯子,不去现场就在公司里用电烙铁来焊电路板元件,而必不可少的辅料耗材就是焊锡和松香,第一次闻大地,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时候,烙铁杵在松香块上滋滋的冒着香烟,没错!就是这个味!太像了! 但那时候可没什么闲情雅致和钱去尝试香水这种东西,也比较抵触喷香水的男人,感觉骚里骚气的,但人是会改变的,每种东西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和价值,更何况是大地呢? 合适的香味无疑是渲染自己本来的个性,管他人喜欢与否,这是属于我的味道,一个让我回忆当年那个穷孩子的味道。 没想到这种看似高大上东西反而会让人有忆苦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所谓世面,不是哪家西餐厅的五分熟,也不是麦昆的限量款,更不是与人辩解奢品工艺和名作哲学, 吃过至苦,尝过最甜,才是男人应有的见识,生活多点情趣没什么不好,但男人最好的化妆品永远都是辛勤的汗水。 4星给大地, 1星 致廉价的青春